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8877发布日期:2024-02-07 13:0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自然灾难救援、战时伤病员救治、公共安全事故等,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应急医学救援压力巨大。伤病员尤其是重症伤病员的发生场合、时间、密度更加不可预测。针对伤病员伤情、伤势状态更为严重的情况,将紧急救治提前介入,并提供现场及转运途中生命支持和监测。亟需研制适合多种复杂救治现场包括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等复杂野外救治以及地震、洪涝、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难和战争、交通事故、火灾、泄毒、化学爆炸、环境污染、工程事故等灾难和事故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使用的,并能够与现有装备体系的各种伤病员机动后送体系相适应的伤病员快速转运舱,解决伤病员现场的辅助救治及转运和途中生命支持难题,提高伤病员的救治效能。

2、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结构简单合理,既能满足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等复杂野外救治现场使用,又能满足普通灾难或事故现场救治及转运伤病员生命支持,为伤病员提供了舒适安全的转运环境和医学救治能力,系统整体集成度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包括:舱体、伤病员固定单元、环境控制单元以及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舱体由上部舱体单元和下部舱体单元组成,且上部舱体单元的底部通过密封拉锁与下部舱体单元的顶部固定连接;伤病员固定单元固定于下部舱体中,且伤病员固定单元用以供伤病员平躺、固定;环境控制单元附属于舱体的下方,且环境控制单元用以在舱体内建立适于伤病员恢复的局部空间和体表微环境;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附属于舱体的下方,且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用以对伤病员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救治支持;其中,环境控制单元集成有能源模块,且能源模块用以提供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

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包括:多参数监护模块、机械通气模块、液体输注模块以及中心控制模块。所述多参数监护模块用以实时监测危重症伤病员的心电波形、心率值、呼吸波、呼末二氧化碳、血压、血氧饱和度波形和脉率、心音及呼吸音及双路体温数据;所述机械通气模块包括呼吸模块和制氧模块以及混氧单元;所述液体输注模块包括半挤压式输液单元和双路注射单元;以及所述中心控制模块与所述多参数监护模块、所述机械通气模块和所述液体输注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中心控制模块用以实时接收所述多参数监护模块监测的数据、所述机械通气模块的供氧数据和所述液体输注模块的药剂量的输注数据,并管理及控制。

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采用功能复合面料,且当所述上部舱体单元和所述下部舱体单元通过密封拉锁固定连接后,所述舱体通过所述环境控制单元进行充气,从而调整所述舱体内部的压力和保持所述舱体的形状。

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伤病员固定单元为充气软床垫和固定带。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还包括:远程监测指导单元以及显示屏幕。所述远程监测指导单元附属于所述舱体外侧,所述远程监测指导单元与所述中心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及所述显示屏幕固定于所述舱体外侧,且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中心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还包括气囊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伤病员固定单元内,且所述功能复合面料为柔性材质。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境控制单元包括空气填充动力气泵、外部环境压力传感器、内部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o2传感器、内外部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和温控模块。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还包括心电、血压、氧饱和度及体温传感器、显示和数据传输模块、内部环境监测传感器及外部环境监测传感器。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部舱体单元上布置有观察窗、双工语音交流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侧面布置有压力表、电控换气阀口、舱体排气阀口、舱体进气口、安全阀、穿舱控制线束口、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穿舱线口、伤病员固定单元进排气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结构简单合理,既能满足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等复杂野外救治现场使用,又能满足普通灾难或事故现场救治及转运伤病员生命支持,为伤病员提供了舒适安全的转运环境和医学救治能力,系统整体集成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采用功能复合面料,且当所述上部舱体单元和所述下部舱体单元通过密封拉锁固定连接后,所述舱体通过所述环境控制单元进行充气,从而调整所述舱体内部的压力和保持所述舱体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伤病员固定单元为充气软床垫和固定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伤病员固定单元内,且所述功能复合面料为柔性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控制单元包括空气填充动力气泵、外部环境压力传感器、内部压力传感器、co2传感器、o2传感器、内外部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和温控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还包括心电、血压、氧饱和度及体温传感器、显示和数据传输模块、内部环境监测传感器及外部环境监测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舱体单元上布置有观察窗、双工语音交流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侧面布置有压力表、电控换气阀口、舱体排气阀口、舱体进气口、安全阀、穿舱控制线束口、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穿舱线口、伤病员固定单元进排气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包括:舱体、伤病员固定单元、环境控制单元以及危重症生命支持单元。舱体由上部舱体单元和下部舱体单元组成,且上部舱体单元的底部通过密封拉锁与下部舱体单元的顶部固定连接;伤病员固定单元固定于下部舱体中,且伤病员固定单元用以供伤病员平躺、固定;环境控制单元附属于舱体的下方。借此,本发明的用于伤病员现场救治及后送转运的智能医疗舱,结构简单合理,既能满足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等复杂野外救治现场使用,又能满足普通灾难或事故现场救治及转运伤病员生命支持,为伤病员提供了舒适安全的转运环境和医学救治能力,系统整体集成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韵岱,韩宝石,陈照立,杨云江,李心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