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36900128发布日期:2024-02-02 21:3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创伤,是全球发病率及致畸致残率第一位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2%。创伤造成的损害中,皮肤创伤最为常见,每年新增病例逾千万。当出现皮肤缺损过大、伤口感染严重或患者基础条件较差等情况时,常导致伤口难以愈合,这对个体患者生活质量和国家医疗开支都有重大影响。仅在美国,难愈性伤口大约需要每年50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用,其中手术切口和外伤造成的难愈性创面占近120亿美元,烧伤导致的难愈性创面占近75亿美元。但是,目前仍没有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

2、目前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方法有多种,但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方法有:

3、1.创面覆盖湿性敷料:仅给创面提供封闭的湿性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但并不能直接激活创面细胞的增殖、迁移等能力来加速愈合过程,效果有限。

4、2.负压封闭引流:通过间断式或持续式负压吸引将创面液化坏死组织排出,达到清除坏死组织,加快创面愈合的目的,本方法间接给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但并不直接促进创面生长,临床疗效有限,且治疗靶点不确切。

5、3.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肉芽组织增殖,从而加速创面愈合,但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均属于生物制品,容易产生过敏等安全性问题,且其活性不稳定容易失活,限制临床应用。

6、4.手术治疗:皮肤移植/皮瓣移植通过切除创面,从患者其他部位切取健康皮肤覆盖进行创面治疗,本方法治疗过程非常痛苦,且会造成供皮区损伤及遗留大面积瘢痕,且无法适用于大面积皮肤创面的患者。

7、5.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但其有产生肿瘤的风险,安全性不佳。

8、综上可知,常用的湿性敷料、负压封闭引流等方法均通过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来间接促进愈合,并不能直接促进创面生长,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干细胞疗法等均为生物制品,其安全性及稳定性不佳,制备成本较高,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目前仍缺乏方便有效的方法。

9、化合物8519-0065是来自chemdiv化合物库(https://www.chemdiv.com)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化学式为c26h25n5o2s,分子量为471.58,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为亲脂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目前尚无对化合物8519-0065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目前常用的湿性敷料和负压封闭引流等方法不能直接促进创面生长,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干细胞疗法等生物制品安全性及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通过对chemdiv化合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小分子化合物8519-0065能够有效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迁移,从而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用于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新药物,提出一种促进皮肤创面愈合新的临床治疗途径。

2、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发明提供化合物8519-0065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26h25n5o2s,分子量为471.58,结构式为

4、作为优选,所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是指已经形成的皮肤创面完全愈合或减小皮肤创面的面积。

5、作为优选,所述化合物8519-0065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乙酸盐、乳酸盐、酒石酸盐、鞣酸盐、枸橼酸盐、三氟醋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对甲苯磺酸或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组合。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8519-0065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26h25n5o2s,结构式为

7、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化合物8519-0065的浓度为1-100μm。

8、作为更优选,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化合物8519-0065的浓度为5-50μm。

9、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可制备成为注射剂、乳剂、片剂、散剂、颗粒剂、软膏、脂质体或口服液。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小分子注射制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8519-0065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26h25n5o2s,结构式为

11、作为优选,以化合物8519-0065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其浓度为1-100μm。

12、本发明提出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特别是以化合物8519-0065作为活性成分的小分子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过化合物8519-0065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迁移,从而达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效果。

14、(2)本发明的小分子药物相对于干细胞治疗安全性高,药物稳定,从而规避安全性差和可能产生肿瘤等缺点;相对于手术治疗,可治疗大面积的皮肤创面,规避治疗范围小、供皮区损伤及遗留大面积瘢痕这些缺陷;相对于创面覆盖湿性敷料及负压封闭引流,规避无明确治疗靶点、效率低、有效性差等缺点;相对于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规避容易产生过敏、生物制品安全性差,活性不稳定容易失活等缺点;相对于现行药物具有成本上的显著优势,合成成本低。



技术特征:

1.化合物8519-0065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26h25n5o2s,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是指已经形成的皮肤创面完全愈合或减小皮肤创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8519-0065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乙酸盐、乳酸盐、酒石酸盐、鞣酸盐、枸橼酸盐、三氟醋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对甲苯磺酸或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组合。

4.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8519-0065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26h25n5o2s,结构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化合物8519-0065的浓度为1-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化合物8519-0065的浓度为5-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可制备成为注射剂、乳剂、片剂、散剂、颗粒剂、软膏、脂质体或口服液。

8.一种小分子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化合物8519-0065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26h25n5o2s,结构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分子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8519-0065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其浓度为1-10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化合物8519‑0065的分子式为C<subgt;26</subgt;H<subgt;25</subgt;N<subgt;5</subgt;O<subgt;2</subgt;S,结构式为本发明提出化合物8519‑0065用于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特别是以化合物8519‑0065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的小分子药物,通过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迁移从而达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效果,安全性高,药物稳定,可治疗大面积的皮肤创面,合成成本低,为临床治疗皮肤创面愈合提供新的途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凡,李青峰,高雅,侯家康,刘阳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