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8998发布日期:2024-01-26 16:4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及工作方法,涉及点灸操作。


背景技术:

1、药线点灸是流传于壮族的一种民间疗法,是用苎麻线经中药炮制后点燃,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的药线点灸在实际操作时,露头端部在酒精灯上点燃,对准穴位,拇指按压点燃的端部在穴位上并熄灭。

2、专利号为cn219230708u一种药线点灸笔采用了镁条与打火石进行摩擦打火,但是其由于间隔较远,打火至药线上存在偶然性,且间隔使用需要对镁条进行打磨,打磨存在危险,因为本身为微小粒子在空气中摩擦产生燃烧,因此打磨镁条端部存在危险;其次不存在对药线的燃烧处理,正常药线燃烧几秒后就需要按压和扑灭,不能做到切割药线作用。

3、因此,设置一种可以脱离外部火源而存在的点灸笔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主孔道,主孔道内适于填充有药线;位于主孔道的端部设置有推料件,推料件适于推送药线前进;

3、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点火件,所述点火件对药线的端部加热;主体壳的底部安装有工作壳,所述工作壳内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切割件,所述切割件适于对药线的底部切割;

4、所述切割件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安装旋转割片,所述旋转割片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安装在固定柱上,且旋转割片适于沿固定柱的轴线旋转;

5、所述旋转割片设置有多组,且工作面适于相对环形板的轴线设置;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处适于药线通过,所述环形板上还设置有同步件,所述同步件适于同时驱动旋转割片同步旋转;

6、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温感检测件,所述温感检测件适于检测点火件与药线的点火处。

7、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割片设置有多组且周向环绕在环形板上,且适于切割药条;

8、所述同步件包括旋转筒、抵接柱和传动绳,所述旋转筒旋转安装在环形板上,所述抵接柱固定安装在环形板上;所述抵接柱的外端直径大于抵接柱与环形板连接处的直径;所述旋转筒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适于传动绳连接;

9、所述旋转割片的连接套外设置有连接口,所述传动绳适于分别绕接在多组连接口和旋转筒上,所述抵接柱抵接在传动绳外并适于传动绳转向。

10、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抵接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旋转筒的上下两侧;

11、所述旋转筒同轴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工作壳内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同轴连接。

12、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包括存储电池和两组竖向腔体,所述推料件包括输出电机,所述输出电机安装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竖向腔体内,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轮一;

13、所述主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传动轮二,所述传动轮二与传动轮一之间安装有传动带;

14、所述传动轮二同轴安装有抵接轮,两组所述抵接轮适于抵接药线前进;

15、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网状孔,所述网状孔适于输出电机散热。

16、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点火件包括控制板、固定架、金属导杆、传电铜线和发热丝,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与连接点位,所述连接点位与存储电池相连接,且控制开关控制连接点位与存储电池的开断;

17、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金属导杆,所述传电铜线分一侧与连接点位相连接,另一侧与金属导杆相连接;所述金属导杆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发热丝分别与连接柱相连接。

18、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丝环绕为圆筒状且与两组连接柱的轴线相垂直。

19、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发热膜管,所述发热膜管适于环绕在药线的外侧;发热膜管通过导线连接有电阻模块并闭合连接在存储电池的输出端上;

20、所述发热膜管的外端连接有检测模块二,所述检测模块二适于检测发热膜管温度;

21、所述检测模块一适于检测药线与发热丝的点火处;

22、所述主壳体的外侧安装有数字交互模块,所述数字交互模块与检测模块一和检测模块二相连接。

23、一种自动点火线点灸笔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一、第一安装腔的上端为通孔状,适于填塞药线;

25、药线下塞穿过发热膜管至两组抵接轮相抵接,穿过两组抵接轮;

26、步骤二、在使用时,通过数字交互界面,控制输出电机开关,输出电机为步进电机,向下输出单位前进的距离a;

27、发热膜管工作对药线预热,检测模块二适于检测药线温度;

28、输出电机驱动传动轮一旋转,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轮二并同步旋转抵接轮,抵接轮带动药线向下输出距离a;

29、步骤三、存储电池驱动传递至控制板,通过数字交互界面与控制开关同步连接,控制实现存储电池传送电流至金属导杆,金属导杆至发热丝发热,发热丝外设置有隔温套;发热丝呈圆筒状,且内部适于药线穿过并点燃;

30、输出电机输出带动药线前进距离na,n为整数且n≥1,使得端部燃烧的药线延伸至工作壳内;

31、步骤四,减速电机使驱动杆转动带动旋转筒旋转,旋转筒驱动实现传动绳运转,并带动多个连接口旋转,从而使多组旋转割片同步旋转,实现多组旋转割片切割药线;

32、步骤五,工作壳的底部设置固定板,材料为耐热材料,切割后的燃烧药线随工作壳的下压后熄灭,随工作壳移动而脱离;

33、步骤六,通过在数字交互模块上按压一次,确定点燃并切割一次药线,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即可。

34、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工作壳的底端设置有点位杆,点位杆底部设置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适于放置切割后的药线,通过移动点位杆挤压切割后的药线。

35、有益效果:

36、本发明设置的输送药线方式采用的为步进电机逐步输送,区别现有人工或现有技术的逐步按压进行输送,具有更加便捷的进料效果和长期稳定效果,不需要重复动作;

37、本发明区别现有技术中镁棒打火方式,镁棒打火不确定较多,且需要长期消耗镁条,使用成本更高,本发明的电热打火方式在打火便捷性和稳定性上更加优于现有技术的点火方式。通过设置有联动的多组旋转割片进行实现切割旋转效果,实现对药线点燃后,燃烧几秒就自动切割后按压,符合现有壮医中对点灸的操作方式,且不用担心药线一直在燃烧。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主孔道(11),主孔道(11)内适于填充有药线(2);位于主孔道(11)的端部设置有推料件,推料件适于推送药线(2)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割片(33)设置有多组且周向环绕在环形板(31)上,且适于切割药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柱(36)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旋转筒(35)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包括存储电池(12)和两组竖向腔体,所述推料件包括输出电机(13),所述输出电机(13)安装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竖向腔体内,所述输出电机(13)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轮一(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件(5)包括控制板(51)、固定架(52)、金属导杆(53)、传电铜线(54)和发热丝(55),所述控制板(5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56)与连接点位(57),所述连接点位(57)与存储电池(12)相连接,且控制开关(56)控制连接点位(57)与存储电池(12)的开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55)环绕为圆筒状且与两组连接柱(57)的轴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发热膜管(17),所述发热膜管(17)适于环绕在药线(2)的外侧;发热膜管(17)通过导线连接有电阻模块(18)并闭合连接在存储电池(12)的输出端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点火线点灸笔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壳(3)的底端设置有点位杆(6),点位杆(6)底部设置有锥形筒(61),所述锥形筒(61)适于放置切割后的药线(2),通过移动点位杆(6)挤压切割后的药线(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药线点灸装置及工作方法,涉及点灸操作技术领域。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开设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主孔道,主孔道内适于填充有药线;位于主孔道的端部设置有推料件;第一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点火件,点火件对药线的端部加热;主体壳的底部安装有工作壳,工作壳内开设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切割件;切割件包括环形板,环形板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安装旋转割片,旋转割片上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安装在固定柱上,环形板上还设置有同步件,同步件同时驱动旋转割片同步旋转。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打火位置不易打火且使用需要端部打磨,危险性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骏,杨兆萱,樊吟秋,李静,孙灿光,吴生兵,吴子建,夏成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亳州市艾可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