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水引流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1541发布日期:2024-02-07 13:0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水引流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房水引流支架。


背景技术:

1、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损伤,从而引起不同程度视野缺损的眼内疾病,排在全世界致盲性眼病的第二位,也是世界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现全球约320万人因青光眼致盲,占全球盲人总数的50%。预计2040年,全球青光眼患病人数高达1.18亿,而60.7%的青光眼患者在亚洲地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的发病率逐步上升,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青光眼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2、青光眼患者眼内压升高主要由于眼内的房水循环途径受阻。传统房水循环路径为: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首先进入后房,经瞳孔进入前房继而流到前房角,再从从前房角的小梁网组织进入schlemm管(巩膜静脉窦),最终流通到后面的房水静脉、巩膜内丛静脉等系统,此路径约占所有房水循环的途径80%,另有一小部分房水会通过脉络膜上腔排出眼外。

3、青光眼手术治疗主要是以促进房水的引流和减少房水的产生两种途径。减少房水生成手术包括环形光凝术、超声成形术和环形冷冻疗法。促进房水引流则是在房水循环途径的相应植入部位上通过建立人工的渠道,在传统循环途径的基础上开辟一个新的房水通道,增加房水的排出,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目前常用的青光眼引流植入手术植入后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移位,影响手术效果,严重时可能需要二次手术进行支架复位或移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水引流支架,增加了手术后引流支架固定的稳定性,提高了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水引流支架,包括呈弧形的支架主体;

3、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引流端和植入端,且所述支架主体沿其轴向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从所述引流端延伸至所述植入端,所述植入端用于植入至巩膜静脉窦内,所述引流端用于将前房内的房水引流至所述植入端;

4、所述支架主体设有上凸部和下凹部,且所述上凸部和所述下凹部开设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壁。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房水引流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弧形的支架主体,以及将植入端全部植入至巩膜静脉窦内,增加了支架主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出现位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且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外侧壁设置上凸部和下凹部,可对巩膜静脉窦起到支撑以使巩膜静脉窦扩展,增加了植入后稳定性,并且扩展后的巩膜静脉窦可以增加房水的引流量,提高了房水的引流速度,从而增加手术的治疗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形成;

7、当所述支架主体接触的温度在36-37℃时,所述植入端和/或所述引流端扩展。其有益效果在于:当支架主体所处的环境温度由室温升高到眼内温度(36℃~37℃),触发了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支架主体的形状结构发生改变。当所述引流端处扩展后可以加大房水引流通道的尺寸,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房水的引流效果。并且扩展后引流端的结构相当于挂耳结构,避免了支架主体滑入schlemm管的风险。植入端进行扩展后,可以为支架主体提供良好的支撑性能,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支架主体在schlemm管内发生移位,并且对schlemm管也有更好的扩展能力。

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上凸部和若干个所述下凹部从所述植入端依次交错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壁,且所述上凸部靠近所述植入端的一侧壁为斜面。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凸部靠近植入端的一侧壁为斜面,使引流支架在植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导向的作用,便于引流支架的植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凸部的顶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平面结构具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凸部的顶面设置为平面结构,对巩膜静脉窦起到支撑的同时,降低了植入的阻力,并且平面结构具有豁口,避免阻挡房水的流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架主体接触的温度在36-37℃时,所述豁口相对的两内侧壁之间的角度在0-120°。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凹部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对应所述上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对应所述下凹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减少弧形的引流支架弯曲时的应力集中,降低引流支架开裂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引流端,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开口,用于将前房内的房水引入至引流通道,并通过引流通道引入至巩膜静脉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靠近所述植入端的一侧具有位置标识部。其有益效果在于,位置标识部为引流支架植入时的指示位置,当引流支架被植入到位置标识部时,即可确认引流支架植入到目标位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的直径在0.2-0.5mm,所述支架主体长度在3.5-9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端具有锥形斜面。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将引流支架植入至至巩膜静脉窦内。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壁涂覆有药物涂层或亲水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抗凝血药物或抗代谢药物。其有益效果在于:涂覆药物涂层避免术中溶血堵塞引流通道,且抑制瘢痕组织生长。或者通过涂敷亲水涂层,以降低引流支架植入的阻力。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端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导丝。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的侧边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开口。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架主体接触的温度在36-37℃时,所述缺口相对的两内侧壁之间的角度在0-120°。



技术特征:

1.一种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的支架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上凸部和若干个所述下凹部从所述植入端依次交错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壁,且所述上凸部靠近所述植入端的一侧壁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部的顶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平面结构具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接触的温度在36-37℃时,所述豁口相对的两内侧壁之间的角度在0-1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部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对应所述上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对应所述下凹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引流端,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植入端的一侧具有位置标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直径在0.2-0.5mm,所述支架主体长度在3.5-9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端具有锥形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壁涂覆有药物涂层或亲水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抗凝血药物或抗代谢药物。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端的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引流通道导通,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导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侧边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房水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主体接触的温度在36-37℃时,所述缺口相对的两内侧壁之间的角度在0-1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水引流支架,包括呈弧形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引流端和植入端,且所述支架主体沿其轴向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从所述引流端延伸至所述植入端,所述植入端用于植入至巩膜静脉窦内,所述引流端用于将前房内的房水引流至所述植入端。本发明提供的房水引流支架通过设置弧形的支架主体,以及将植入端全部植入至巩膜静脉窦内,增加了支架主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出现位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陈彦良,马晨旭,宋佳伟,吴宏流,陈齐欧,张劼,常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创视神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