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2826发布日期:2024-02-09 12:4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1、在对患者体内病灶进行诊疗时,通常需要使用到内窥镜。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插入部,在具体操作时,通过控制操作手柄,即可经由牵引绳拉拽插入部前端的主动弯曲段而实现弯曲动作,从而改变插入部前端的朝向,以利于插入部进入人体的自然腔道。

2、然而,从临床表现来看,术者医生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容易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因此,如何避免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能够减小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牵引轮、驱动轮和调节机构,牵引轮和驱动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相连,驱动轮转动可驱动牵引轮转动;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

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操作手柄。

6、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手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的牵引轮和驱动轮,以及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使用包括本申请的操作手柄的内窥镜时,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切换至第一位置,使驱动轮与牵引轮相连,通过控制牵引轮转动即可控制上述的插入部弯曲,以利于插入部进入人体的自然腔道;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拔出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切换至第二位置,使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此时驱动轮和牵引轮之间的传动被切断,也就是说,驱动轮在转动时无法驱动牵引轮转动,从而无法带动插入部弯曲,因此即便是由于误触使驱动轮转动也无法带动牵引轮转动,如此便可解决插入部倒钩住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如此可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100)、牵引轮(200)、驱动轮(300)和调节机构(400),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驱动轮(300)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所述调节机构(40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并与所述调节机构(400)相连,所述调节机构(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100),所述调节机构(400)与所述牵引轮(200)相连,所述调节机构(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手柄壳体(100)的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驱动轮(300)和所述牵引轮(200)依次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00)包括驱动件(410)、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所述驱动件(410)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相连,所述调节机构(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410)可带动所述调节凸轮(42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00)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和所述调节凸轮(420)位于所述驱动轮(300)的同一侧,且所述手柄壳体(100)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相较于所述调节凸轮(420)更远离所述驱动轮(300),所述调节凸轮(420)可相对所述牵引轮(200)转动,所述调节凸轮(420)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向靠近所述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包括抵接件(120),所述调节凸轮(420)与所述抵接件(120)相连,所述调节凸轮(420)的外周面沿其周向间隔地设有第一定位凹部(421)和第二定位凹部(422),在所述调节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部(421)内,在所述调节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部(422)内;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30)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调节凸轮(420)和所述手柄壳体(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内,所述驱动轮(300)的另一部分外露于所述手柄壳体(100),拨动所述驱动轮(300)外露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部分可驱动所述驱动轮(300)转动;和/或,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手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该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牵引轮、驱动轮和调节机构,牵引轮和驱动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相连,驱动轮转动可驱动牵引轮转动;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拔出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切换至第二位置,使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驱动轮在转动时无法驱动牵引轮转动,从而无法带动插入部弯曲,如此可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华,周冠华,唐鹏,张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