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滤器

文档序号:37415948发布日期:2024-03-25 19:0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腔静脉滤器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腔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1、静脉滤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腔静脉内以微创介入手段植入一个滤网,拦截从远端静脉脱落的血栓,避免这些脱落的血栓随着血液循环通过心脏进入肺动脉,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肺栓塞乃至死亡。

2、对于腔静脉滤器而言,一方面为使患者在不再需要滤器的时候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滤器,需要使滤器部分或完全降解;另一方面为避免滤器在降解过程中产生较大尺寸的断裂部并进入心肺,也要求对滤器结构进行特殊设计,由此增大了腔静脉滤器的结构设计难度。此外,滤器植入后稳定性难以保证,容易在腔静脉内产生偏移,进而影响血栓拦截效果,严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静脉滤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腔静脉滤器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腔静脉滤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滤网;

3、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一平面展开,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二平面展开,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形成夹角;

4、所述滤网沿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展开。

5、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夹角为10°~90°。

6、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椭圆环,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椭圆环;

7、所述第一椭圆环与所述第二椭圆环沿短轴交叠,并连接形成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

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在长轴两端分别设有凸起部。

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分别通过弯折形成所述凸起部。

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起部接合有韧性线材。

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起部外侧套设有管件。

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在长轴两端分别套设有高韧性管件、并弯折形成所述凸起部。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起部内侧连接有结构强化件。

14、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滤网采用可降解材质。

15、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第一支架沿第一平面展开,第二支架沿第二平面展开,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夹角,滤网沿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展开,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共同支撑于腔静脉内部,并支撑滤网展开,可以使滤网覆盖在血管走向的横断面上,能够稳固地植入并支撑于腔静脉内部,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1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和滤网(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夹角为1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椭圆环,所述第二支架(200)包括第二椭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在长轴两端分别设有凸起部(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分别通过弯折形成所述凸起部(10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03)接合有韧性线材(104)。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03)外侧套设有管件(10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椭圆环和所述第二椭圆环在长轴两端分别套设有高韧性管件(106)、并弯折形成所述凸起部(10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03)内侧连接有结构强化件(10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00)采用可降解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腔静脉滤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腔静脉滤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滤网;第一支架沿第一平面展开,第二支架沿第二平面展开,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夹角;滤网沿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展开,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共同支撑于腔静脉内部,并支撑滤网展开,可以使滤网覆盖在血管走向的横断面上,能够稳固地植入并支撑于腔静脉内部,在实现滤过功能的同时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赫,李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