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9789发布日期:2024-03-18 18:0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隐形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牙齿矫正,具体涉及隐形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口腔正畸领域,矫治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矫治技术,一类是隐形矫治技术,相对于固定矫治而言,隐形矫治技术不需要托槽和钢丝,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牙齿的移动轨迹预先由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动画,患者需要每7-10天更换一副矫治器以完成牙齿的不断移动。隐形矫治器最大的问题在移动效率较慢,由于隐形矫治器的牙套是有弹性的,当牙齿是被牙套紧密包裹时,牙齿移动到位后想要移动另一颗牙齿,但因牙齿被牙套包裹过于紧密的原因,被移动到位的牙齿会被拉扯,导致往复移动,从而导致牙齿移动的实现率并不高。并且患者在佩戴过程中会逐渐出现牙套脱轨,需要及时更换矫治器,若更换不及时,则会使牙套和牙齿移动不匹配,进而会导致整个治疗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隐形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它的切牙、尖牙或者后牙仅在一个方向上受力,在移动过程中不存在反复拉扯的情况,移动效率更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隐形矫治器,包括两个对称连接设置的矫治区,所述矫治区包括依次连接的切牙区、尖牙区和后牙区,所述切牙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切牙套,所述尖牙区包括一个尖牙套,所述后牙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后牙套,所述切牙套用于套设在切牙外周壁,所述后牙套用于套设在后牙外周壁,所述尖牙套用于套设在尖牙外周壁,所述切牙套抵靠切牙的舌侧面,切牙套与切牙的唇侧面之间具有空隙。

5、可选的,定义切牙朝向后牙的方向为远中方向,定义后牙朝向切牙的方向为近中方向,所述尖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尖牙,尖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或者,所述尖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尖牙,尖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

6、可选的,定义切牙朝向后牙的方向为远中方向,定义后牙朝向切牙的方向为近中方向,所述后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后牙,后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或者,所述后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后牙,后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

7、可选的,所述尖牙套设有容纳尖牙的尖牙腔,所述尖牙腔具有第一近中端和第一远中端,所述第一近中端包裹在尖牙的近中面,所述第一远中端不与尖牙的远中面相接触;或者所述第一远中端包裹在尖牙的远中面,所述第一近中端不与尖牙的近中面相接触。

8、可选的,所述后牙套设有容纳后牙的后牙腔,所述后牙腔具有第二近中端和第二远中端,所述第二近中端包裹在后牙的近中面,所述第二远中端不与后牙的远中面相接触;或者所述第二远中端包裹在后牙的远中面,所述第二近中端不与后牙的近中面相接触。

9、可选的,所述空隙是基于矫治方案中切牙的预期移动方向而确定,切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是基于要移动的切牙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矫治状态而确定的,切牙的初始状态是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牙齿状态进行建模而得到的,切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借助理想牙弓曲线进行拟合得到。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空间是基于矫治方案中尖牙的预期移动方向而确定,尖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是基于要移动的尖牙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矫治状态而确定的,尖牙的初始状态是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牙齿状态进行建模而得到的,尖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借助理想牙弓曲线进行拟合得到。

11、可选的,所述第二移动空间是基于矫治方案中后牙的预期移动方向而确定,后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是基于要移动的后牙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矫治状态而确定的,后牙的初始状态是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牙齿状态进行建模而得到的,后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借助理想牙弓曲线进行拟合得到。

12、可选的,所述后牙套、尖牙套和切牙套均为弹性材质。

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上文所述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1)确定要移动切牙、尖牙或者后牙的预期移动方向;

15、(2)基于切牙所述预期移动方向确定切牙套内部空腔的几何形状,使得切牙套在舌侧面抵靠切牙,切牙套在唇侧面与切牙之间具有空隙;

16、基于尖牙所述预期移动方向确定尖牙套内部空腔的几何形状,使得尖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尖牙,尖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或者使得尖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尖牙,尖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

17、基于后牙所述预期移动方向确定后牙套内部空腔的几何形状,使得后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后牙,后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或者使得后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后牙,后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

18、3、有益效果

19、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隐形矫治器,需要向唇侧面移动切牙时,切牙套在舌侧面抵靠切牙,向切牙提供矫治力,切牙套在唇侧面设有供切牙移动的空隙,使切牙在矫治力的推动下沿着空隙移动;由于切牙仅在舌侧面受力,在移动过程中不存在反复拉扯的情况,移动效率更高,在保障矫治效果的同时,又可以缩短矫治步骤。唇侧面指切牙靠近嘴唇的一面,舌侧面指切牙靠近舌头的一面。这里的后牙包括前磨牙和磨牙。

21、(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隐形矫治器,需要远中移动尖牙时,尖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尖牙,向尖牙提供矫治力,尖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使尖牙在矫治力的推动下沿着第一移动空间移动;需要近中移动尖牙时,尖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尖牙,向尖牙提供矫治力,尖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使尖牙在矫治力的推动下沿着第一移动空间移动。由于尖牙仅在一个方向上受力,在移动过程中不存在反复拉扯的情况,移动效率更高,在保障矫治效果的同时,又可以缩短矫治步骤。

22、(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隐形矫治器,需要远中移动后牙时,后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后牙,向后牙提供矫治力,后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使后牙在矫治力的推动下沿着第二移动空间移动;需要近中移动后牙时,后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后牙,向后牙提供矫治力,后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使后牙在矫治力的推动下沿着第二移动空间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连接设置的矫治区,所述矫治区包括依次连接的切牙区、尖牙区和后牙区,所述切牙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切牙套,所述尖牙区包括一个尖牙套,所述后牙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后牙套,所述切牙套用于套设在切牙外周壁,所述后牙套用于套设在后牙外周壁,所述尖牙套用于套设在尖牙外周壁,所述切牙套抵靠切牙的舌侧面,切牙套与切牙的唇侧面之间具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定义切牙朝向后牙的方向为远中方向,定义后牙朝向切牙的方向为近中方向,所述尖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尖牙,尖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或者,所述尖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尖牙,尖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尖牙移动的第一移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定义切牙朝向后牙的方向为远中方向,定义后牙朝向切牙的方向为近中方向,所述后牙套在近中方向抵靠后牙,后牙套在远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或者,所述后牙套在远中方向抵靠后牙,后牙套在近中方向设有供后牙移动的第二移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牙套设有容纳尖牙的尖牙腔,所述尖牙腔具有第一近中端和第一远中端,所述第一近中端包裹在尖牙的近中面,所述第一远中端不与尖牙的远中面相接触;或者所述第一远中端包裹在尖牙的远中面,所述第一近中端不与尖牙的近中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牙套设有容纳后牙的后牙腔,所述后牙腔具有第二近中端和第二远中端,所述第二近中端包裹在后牙的近中面,所述第二远中端不与后牙的远中面相接触;或者所述第二远中端包裹在后牙的远中面,所述第二近中端不与后牙的近中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是基于矫治方案中切牙的预期移动方向而确定,切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是基于要移动的切牙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矫治状态而确定的,切牙的初始状态是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牙齿状态进行建模而得到的,切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借助理想牙弓曲线进行拟合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空间是基于矫治方案中尖牙的预期移动方向而确定,尖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是基于要移动的尖牙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矫治状态而确定的,尖牙的初始状态是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牙齿状态进行建模而得到的,尖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借助理想牙弓曲线进行拟合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空间是基于矫治方案中后牙的预期移动方向而确定,后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是基于要移动的后牙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矫治状态而确定的,后牙的初始状态是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牙齿状态进行建模而得到的,后牙的所述预期移动方向借助理想牙弓曲线进行拟合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牙套、尖牙套和切牙套均为弹性材质。

10.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隐形矫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隐形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两个对称连接设置的矫治区,所述矫治区包括依次连接的切牙区、尖牙区和后牙区,所述切牙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切牙套,所述尖牙区包括一个尖牙套,所述后牙区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后牙套,所述切牙套用于套设在切牙外周壁,所述后牙套用于套设在后牙外周壁,所述尖牙套用于套设在尖牙外周壁,所述切牙套抵靠切牙的舌侧面,切牙套与切牙的唇侧面之间具有空隙。由于切牙仅在舌侧面受力,在移动过程中不存在反复拉扯的情况,移动效率更高,在保障矫治效果的同时,又可以缩短矫治步骤。唇侧面指切牙靠近嘴唇的一面,舌侧面指切牙靠近舌头的一面。

技术研发人员:林全红,陈贤明,潘晓岗,沈明伟,李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爱新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