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8135发布日期:2023-06-15 14:1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植物病原菌接种,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因此需要对植物病害进行研究,从而找出病根对症下药。目前植物病害研究通常需要将植物患病的组织样本进行消毒处理后,再将消毒完成的患病组织置于培养基上培养。对患病组织样本消毒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将组织样本放置在烧杯中,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向烧杯中倒入75%酒精中进行表面处理,将组织样本取出。然后放入三角瓶中用蒸馏水浸泡约3-5min,再转入1%次氯酸钠或者其他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浸泡处理5-10min。随后用蒸馏水冲洗3-4次,取出放到滤纸上晾干,然后用经过酒精火焰消毒灭菌过的镊子将培养物均匀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反复更换处理容器,并且一次性处理多个样本时,用镊子将样本挨个夹取到滤纸上,需要反复操作,既增加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也加大了样本转移过程中样本再污染风险,而且样本夹取到滤纸上自然晾干速度缓慢,这给试验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解决植物病害组织样本消毒处理不方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包括废液桶,所述废液桶的顶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连通有漏斗,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止水阀,所述漏斗内放置有兜网,所述漏斗的顶部铰接有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管的内径。

3、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初始状态时,第一圆管的自由端远离漏斗,兜网放置在漏斗内,止水阀关闭。将需要消毒处理的植物患病组织放置在兜网内,在漏斗内倒入75%浓度的酒精对植物患病组织进行表面处理。打开止水阀放掉酒精,随后关闭止水阀。倒入蒸馏水浸泡3-5min,再加入消毒剂浸泡5-10min。打开止水阀放掉废液,放完废液后用蒸馏水冲洗,浸泡和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均通过排水管进入废液桶中。冲洗完成后,将第一圆管扣在漏斗上,启动风机,风机带动漏斗内的空气快速流动,进而达到加速植物患病组织干燥的效果。整个消毒过程使用一个设备即可完成,无需反复更换处理容器,操作简单。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兜网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把手,两个所述l形把手相对设置,两个所述l形把手均挂接在漏斗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l形把手均挂接在漏斗上,使得兜网与漏斗底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从植物患病组织上冲洗掉的污染物再次粘贴到植物患病组织上。当植物患病组织干燥完成后,通过把持两个l形把手可以方便将兜网从漏斗中取出。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所述风机位于第二圆管内,所述第二圆管内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靠近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植物患病组织进行干燥的过程中,风机产生的风带动扇叶和转轴共同旋转,转轴带动固定臂转动,固定臂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植物患病组织进行搅拌,从而达到加速干燥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片,所述搅拌片相对于搅拌杆倾斜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搅拌片跟随搅拌杆转动,搅拌片的斜面向上挤压兜网中的植物患病组织,从而对其进行翻动,加快植物患病组织的风干速度。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固定臂、搅拌杆均为空心管,所述转轴一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转轴另一端与固定臂连通,所述固定臂与搅拌杆连通,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开设有若干出风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吹入第二圆管内的风部分通过进风口进入转轴,然后进入固定臂,从而进入搅拌杆,最后从搅拌杆上的出风孔处向植物患病组织吹出。在一次性处理较多植物患病组织时能够加速处于底层的植物患病组织风干,节省试验人员的时间。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一个装置即可完成对植物患病组织的消毒处理,并且能够加快其干燥的速度,减少试验人员的等待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包括废液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桶(1)的顶部连通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上端连通有漏斗(3),所述排水管(2)上设有止水阀(4),所述漏斗(3)内放置有兜网(5),所述漏斗(3)的顶部铰接有第一圆管(6),所述第一圆管(6)内设有风机(7),所述风机(7)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管(6)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兜网(5)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把手(8),两个所述l形把手(8)相对设置,两个所述l形把手(8)均挂接在漏斗(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6)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9),所述风机(7)位于第二圆管(9)内,所述第二圆管(9)内固定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靠近风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2),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臂(13),所述固定臂(13)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片(15),所述搅拌片(15)相对于搅拌杆(14)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固定臂(13)、搅拌杆(14)均为空心管,所述转轴(11)一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转轴(11)另一端与固定臂(13)连通,所述固定臂(13)与搅拌杆(14)连通,所述搅拌杆(14)的自由端开设有若干出风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涉及植物病原菌接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病害培养接种前消毒处理装置,将需要消毒处理的植物患病组织放置在兜网内,兜网放置在漏斗内,在漏斗内倒入75%浓度的酒精对组织进行表面处理。打开止水阀放掉酒精,随后关闭止水阀,再分别倒入蒸馏水和消毒剂浸泡。排出废液,用蒸馏水冲洗,产生的废液均通过排水管进入废液桶中。冲洗完成后,启动风机,风机带动漏斗内的空气快速流动,进而达到加速植物患病组织表层干燥的效果。整个消毒过程无需反复更换处理容器,操作简单。该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植物病害培养前消毒处理,解决植物病害组织样本消毒处理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杨杰,刘玮琦,张江国,罗军,王登元,吕昭智,吴国强,秦玉炜,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拉山口海关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