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3299发布日期:2023-06-28 12:3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属于牙齿矫正工具。


背景技术:

1、对于正畸拔牙病例,在间隙关闭时常发生“过山车”效应,即磨牙的近中倾斜和前牙的舌向倾斜,两种倾斜移动均易导致面下1/3高度的增加,下颌后下旋转,不利于均角或者高角病例侧貌的改善,且不利于牙齿的垂直向控制。为克服过山车效应,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1、采用微种植钉,但该方法具有一定创伤,且有失败的风险;2、增加主弓丝的尺寸,但缺点是摩擦阻力增加,不利于滑动关闭间隙,且对于牙根较长、缺牙间隙较大的病例,即使采用较粗的弓丝仍无法很好的抵抗过山车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间隙关闭时即可克服过山车效应且能对牙齿进行垂直向控制的颊面管。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间隙两侧的若干牙齿上设有托槽,若干托槽通过主弓丝连接,所述颊面管包括主弓管、设置于主弓管龈方的辅弓管和设置于辅弓管近中龈方的牵引钩,所述主弓管设置于间隙远中侧相邻的牙齿上,所述主弓丝穿过主弓管;所述辅弓管内设有摇椅弓;所述牵引钩连接牵引元件的一端,牵引元件另一端连接于间隙近中侧牙齿的托槽上。

3、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辅弓管与牵引钩之间设有呈“l”状的连接部,连接部一端与辅弓管连接,另一端向辅弓管的近中龈方延伸,并与牵引钩连接。

4、所述牵引钩设置方向与主弓管设置方向相垂直。

5、所述牵引钩设有沿与主弓管相垂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个。

6、所述颊面管设有两个,且设置于牙列左右两侧互相对称的两牙齿上,所述摇椅弓两端分别穿设在两颊面管的辅弓管内。

7、所述间隙近中侧牙齿的托槽上设有向龈方延伸的连接钩,所述牵引元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钩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本实施例由于设置了辅弓管,可安置摇椅弓,对前牙施加压低力,可在前牙节段弓排齐阶段尽早实现前牙的垂直向控制。

10、本实施例由于设置了向近中龈方延伸的牵引钩,使得牵引时力线接近整个前后牙的阻抗中心,在此力线施加牵引力,无论是前牙还是后牙都接近整体移动,能很好的避免了过山车效应。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间隙两侧的若干牙齿上设有托槽,若干托槽通过主弓丝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颊面管包括主弓管、设置于主弓管龈方的辅弓管和设置于辅弓管近中龈方的牵引钩,所述主弓管设置于间隙远中侧相邻的牙齿上,所述主弓丝穿过主弓管;所述辅弓管内设有摇椅弓;所述牵引钩连接牵引元件的一端,牵引元件另一端连接于间隙近中侧牙齿的托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弓管与牵引钩之间设有呈“l”状的连接部,连接部一端与辅弓管连接,另一端向辅弓管的近中龈方延伸,并与牵引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设置方向与主弓管设置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设有沿与主弓管相垂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颊面管设有两个,且设置于牙列左右两侧互相对称的两牙齿上,所述摇椅弓两端分别穿设在两颊面管的辅弓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近中侧牙齿的托槽上设有向龈方延伸的连接钩,所述牵引元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钩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间隙关闭的颊面管,间隙两侧的若干牙齿上设有托槽,若干托槽通过主弓丝连接,所述颊面管包括主弓管、设置于主弓管龈方的辅弓管和设置于辅弓管近中龈方的牵引钩,所述主弓管设置于间隙远中侧相邻的牙齿上,所述主弓丝穿过主弓管;所述辅弓管内设有摇椅弓;所述牵引钩连接牵引元件的一端,牵引元件另一端连接于间隙近中侧牙齿的托槽上。该颊面管在间隙关闭时能克服过山车效应且能对牙齿进行垂直向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晴,钱瀚宇,钱文昊,李志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