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4989发布日期:2023-07-06 09:1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救护,具体为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


背景技术:

1、在发生重大事故进行紧急救护时,往往既需要使用担架将患者搬离事故现场,同时需要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止血、部位固定,严重者需要进行休克救护,担架是抢救病重患者的一种必备工具。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但在野外战场上,医护人员通过使用担架运送患者,当患者被抬至军用卡车时,由于军用卡车的车厢内部底板高度比担架的高度高,需要医护人员费力将担架太高,之后往军用卡车的车厢内移动,再由车厢内的人员接收移动,十分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包括担架,用于放置伤患,所述担架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抬柄,所述担架两侧设有防护结构,用于对所述担架上的患者进行挡护,所述担架的两侧端部均设有吊钩结构,通过绳索绑定在吊钩结构上,能够将所述担架进行悬吊转移,还包括:

4、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担架底部,所述移动部包括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多个万向轮,用于带动所述担架进行地面移动,所述底板底端的底面设有升降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担架整体进行上下调节,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侧均设有滚动结构,用于使所述担架在所述底板上进行顺畅抽拉;

5、固定部,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部上,所述固定部包括档板,所述档板上设有卡接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档板对担架的端部进行限位固定。

6、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为护栏,所述护栏底端和担架的顶面之间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吊钩结构为镂空吊块,所述镂空吊块底端和担架的顶面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多个支脚,每个升降结构的底端均连接有支脚,每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连接有万向轮。

9、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为电缸,所述电缸的顶端两端分别和底板的底面、支脚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滚动结构包括矩形板以及设于所述矩形板内的多个滚轮,所述矩形板中开设有矩形槽,多个滚轮等间距转动设置在矩形槽,每个所述滚轮内均贯通转动连接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的顶底两端均和矩形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贯通开设于档板上的长板槽,所述档板的底端和底板之间铰接,所述档板上且远离长板槽的端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工形支杆。

12、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镂空卡块和可紧密卡接于所述镂空卡块的曲形卡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板两侧的矩形板和矩形板中安装的滚轮,可使担架在底板上进行取放时十分顺畅,启动底板下的电缸可带动担架上下移动进行高度调整,方便对伤患的搬运,当伤患被抬上担架放置在底板上时,即可翻转档板,使档板上的曲形卡板可以受力卡接进镂空卡块中,使档板联合矩形板对担架进行限位,防止担架运送过程中产生晃动,导致伤患掉落;当使用直升机短距离吊运患者时,通过绳索绑定在镂空吊块收纳柜,使得直升机将担架吊起转运,四个镂空吊块使直升机对担架悬吊时更具稳定性,担架上的护栏,能够将担架的两侧护住,防止转运过程中患者掉落。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包括担架(1),用于放置伤患,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1)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抬柄(11),所述担架(1)两侧设有防护结构,用于对所述担架(1)上的患者进行挡护,所述担架(1)的两侧端部均设有吊钩结构,通过绳索绑定在吊钩结构上,能够将所述担架(1)进行悬吊转移,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为护栏(12),所述护栏(12)底端和担架(1)的顶面之间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结构为镂空吊块(13),所述镂空吊块(13)底端和担架(1)的顶面之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2)还包括多个支脚(23),每个升降结构的底端均连接有支脚(23),每个所述支脚(23)的底端均连接有万向轮(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为电缸(22),所述电缸(22)的顶端两端分别和底板(21)的底面、支脚(23)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包括矩形板(25)以及设于所述矩形板(25)内的多个滚轮(27),所述矩形板(25)中开设有矩形槽(26),多个滚轮(27)等间距转动设置在矩形槽(26),每个所述滚轮(27)内均贯通转动连接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的顶底两端均和矩形槽(2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还包括贯通开设于档板(31)上的长板槽(32),所述档板(31)的底端和底板(21)之间铰接,所述档板(31)上且远离长板槽(32)的端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工形支杆(3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一体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镂空卡块(35)和可紧密卡接于所述镂空卡块(35)的曲形卡板(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用救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运一体化担架,包括担架、移动部和固定部,担架的两端上固定连接有抬柄,担架两侧设有防护结构,担架的两侧端部均设有吊钩结构,通过绳索绑定在吊钩结构上,能够将担架进行悬吊转移;移动部设置在担架底部,移动部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面设有升降结构,底板的顶面两侧均设有滚动结构;两个固定部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端部,固定部包括档板,档板上设有卡接结构,档板的底端和底板之间铰接,每个档板的两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工形支杆。本转运一体化担架通过升降结构对底板进行升降,使得担架能够同时进行升降,从而方便将患者转运至军用卡车内;通过卡接结构方便担架与底板之间的安装和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杨傲,袁丹凤,刘星,李平昂,代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