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068发布日期:2023-06-15 12:5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研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进行研究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与吸烟后心血管病风险的相关性机制时,需要先对实验白鼠进行被动吸烟操作,在对实验白鼠进行被动吸烟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白鼠生活的环境中的烟雾浓度进行控制,对烟雾浓度进行控制需要使用到烟雾浓度控制装置,烟雾浓度控制装置是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实验仓内部烟雾浓度的设备,烟雾浓度控制装置主要由外壳组件、检测组件,控制组件和动力组件等组成,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具有控制方便,检测方便,使用简单等优点。

2、常见的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般具有以下缺陷:其一、常见的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在进行实验之前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实验的对比,需要将放置在实验槽内部3个月的小白鼠取出并进行戒烟,在取出小白鼠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实验壳打开,使得实验槽内部的烟雾全部泄露,从而对环境和其他的小白鼠产生影响,不利于实验的进行。

3、其二、常见的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需要使得实验槽内部的烟雾浓度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就需要对实验槽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常见的对烟雾浓度检测都是将检测探头插入实验槽进行检测,由于检测的位置基本上都是顶部,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准确。

4、其三、常见的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需控制注入实验槽内部烟雾的速度,常见的方式都是通过阀门控制注入的速度,通常是人工进行控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人力而且人工控制不精准。

5、综上所述,常见的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般具有不利于小白鼠的取出、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需使用大量人力且人工控制不精准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实验壳,所述实验壳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实验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实验壳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实验品的放置机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实验槽烟雾浓度的检测机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实验槽烟雾浓度的控制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开设在实验壳侧面上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面上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3、进一步的,所述实验壳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制成,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实验壳的两侧。

4、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缺口适配,所述把手设置在挡板远离实验槽的侧面上。

5、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上表面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实验壳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伸缩管的下端贯穿升降板和实验壳并固定连接有检测头。

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头为烟雾浓度检测探头,所述检测头的型号为qt-mq-2。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上表面上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贯穿顶板并固定连接有储烟壳,所述储烟壳的内部开设有储烟槽,所述储烟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管,所述控制管的下端贯穿实验壳并与实验槽连通,所述实验壳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控制管的侧面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上表面上贯穿设置有卡槽,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处于卡槽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贯穿升降板,所述移动板与卡槽适配,所述储烟槽分别与进气管与控制管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放置机构,有利于当需要将实验槽内部的小白鼠取出时,通过把手移动挡板,使得挡板进入存放槽内部,实现对实验槽的打开,通过缺口处即可取出小白鼠,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后续实验的进行。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检测机构,有利于当需要对实验槽内部的烟雾浓度进行检测时,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升降板和伸缩管下移,随着伸缩管的不断下移,伸缩管下端的检测头会对实验槽内部不同位置的烟雾浓度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的准确。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控制机构,有利于当需要对注入实验槽内部的烟雾速度进行控制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由于螺纹杆与移动板螺纹连接,使得移动板沿升降板左右移动,由于移动板的下端处于卡槽内部,移动板带动限制板在控制槽内部移动,从而实现对注入烟雾速度的控制,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控制,而且控制的较为精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实验壳(2),所述实验壳(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实验槽(20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实验壳(2)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实验品的放置机构(5),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实验槽(201)烟雾浓度的检测机构(6),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实验槽(201)烟雾浓度的控制机构(7);所述放置机构(5)包括开设在实验壳(2)侧面上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面上开设有存放槽(501),所述存放槽(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502),所述挡板(50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壳(2)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制成,两个所述支撑板(3)分别设置在实验壳(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02)与缺口适配,所述把手(503)设置在挡板(502)远离实验槽(201)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4)上表面上的连接杆(601),所述连接杆(60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伸缩槽(605),所述伸缩槽(6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管(602),所述实验壳(2)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03),所述电动伸缩杆(60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04),所述伸缩管(602)的下端贯穿升降板(604)和实验壳(2)并固定连接有检测头(6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606)为烟雾浓度检测探头,所述检测头(606)的型号为qt-mq-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4)上表面上的进气管(701),所述进气管(701)的下端贯穿顶板(4)并固定连接有储烟壳(702),所述储烟壳(702)的内部开设有储烟槽(703),所述储烟壳(7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管(704),所述控制管(704)的下端贯穿实验壳(2)并与实验槽(201)连通,所述实验壳(2)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06),所述支撑台(706)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707),所述电机(70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08),所述升降板(604)的下表面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09),所述控制管(704)的侧面上开设有控制槽(711),所述控制槽(7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制板(705),所述限制板(705)的上表面上贯穿设置有卡槽(710),所述移动板(709)的下端处于卡槽(710)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08)的一端与移动板(709)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709)的上端贯穿升降板(604),所述移动板(709)与卡槽(710)适配,所述储烟槽(703)分别与进气管(701)与控制管(704)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烟雾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实验壳,所述实验壳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实验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实验壳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实验品的放置机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实验槽烟雾浓度的检测机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实验槽烟雾浓度的控制机构。该装置设有放置机构,有利于当需要将实验槽内部的小白鼠取出时,通过把手移动挡板,使得挡板进入存放槽内部,实现对实验槽的打开,通过缺口处即可取出小白鼠,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后续实验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孙景阳,梁明,李洋,韩雅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