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腰膏药贴

文档序号:34741467发布日期:2023-07-12 22:4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腰膏药贴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具体涉及一种暖腰膏药贴。


背景技术:

1、腰肌劳损是临床康复科与骨科常见疾病。目前市场上治疗腰肌劳损的腰贴品种繁多,现有治疗腰肌劳损的腰贴一般都只有药物,没有其他辅助治疗手段。但是腰肌劳损是个长期亚健康状态累计,最后暴发的结果,最常见的疗法是敷贴疗法,起效快,使用安全,副作用小,乐为患者接受,中药敷贴正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透皮技术,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而产生的一种透皮外用类医疗产品。中药敷贴主要是运用中草药制剂,通过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吸收药物有效成分来实现显著的治疗效果。

2、传统中药敷贴,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性,常常要进行适当加热,目前大多数发热敷贴采用的加热方式是在敷贴内部设置加热模块,比如电加热片、发热电阻等,此类敷贴由于集成了电子元器件,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暖腰膏药贴,具有药物治疗、穴位刺激、加热促吸收的功效,成本低、安全性好。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暖腰膏药贴,包括功能区,功能区从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膏药层、穴位刺激层、和加热层,膏药层、穴位刺激层和加热层之间通过无纺布隔开,所述功能区周围设有一圈包边,所述膏药层外侧依次设有无纺布、粘胶层、隔离纸,所述加热层内装有铁粉,加热层外侧依次设有无纺布,该无纺布上开设有通气孔。

4、进一步的,所述膏药层、穴位刺激层、加热层和无纺布之间通过水性涂层胶连接在一起。

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外侧的无纺布较厚,外表面设有穴位定位标识。

6、进一步的,所述膏药层外侧的无纺布较薄,为微孔无纺布。

7、进一步的,所述穴位刺激层与加热层之间的无纺布较厚。

8、进一步的,所述穴位刺激层内设有凸起,凸起对应治疗穴位。

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内铁粉用较薄无纺布单独包裹起来。

10、进一步的,所述膏药贴呈云朵状,符合人体工程学。

11、进一步的,所述粘胶层沿包边布设。

12、进一步的,所述膏药贴包裹在包装袋中。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4、1、本实用新型设有膏药层、穴位刺激层、发热层,具有药物治疗、穴位按摩、加热促药效的功效;

15、2、本实用新型药贴的发热层通过铁粉与氧气接触以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来进行热敷,可以加热膏药层,促进药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整体身体调节,刺激局部气血循环;

16、3、本实用新型材质柔软,形状和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与人体的腰部相吻合,使用时能始终紧密贴合于腰部,能与人体腰部紧密贴附,保证腰部运动时的灵活性;

17、4、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消耗品,成本低、安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区,功能区从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膏药层(2)、穴位刺激层(3)、和加热层(4),膏药层(2)、穴位刺激层(3)和加热层(4)之间通过无纺布(5)隔开,所述功能区周围设有一圈包边(6),所述膏药层(2)外侧依次设有无纺布(5)、粘胶层(10)、隔离纸(1),所述加热层(4)内装有铁粉,加热层(4)外侧设有无纺布(5),该无纺布(5)上开设有通气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层(2)、穴位刺激层(3)、加热层(4)和无纺布(5)之间通过水性涂层胶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4)外侧的无纺布(5)较厚,外表面设有穴位定位标识(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层(2)外侧的无纺布(5)较薄,为微孔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刺激层(3)与加热层(4)之间的无纺布(5)较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刺激层(3)内设有凸起(9),所述凸起(9)对应治疗穴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4)内铁粉用较薄无纺布单独包裹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10)沿包边(6)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腰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贴包裹在包装袋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暖腰膏药贴,包括功能区,功能区从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膏药层、穴位刺激层、和加热层,膏药层、穴位刺激层和加热层之间通过无纺布隔开,所述功能区周围设有一圈包边,所述膏药层外侧依次设有无纺布、粘胶层、隔离纸,所述加热层内装有铁粉,加热层外侧依次设有无纺布,该无纺布上开设有通气孔。本技术具有药物治疗、穴位刺激、加热促吸收的功效,成本低、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唐智强,韩雪花,周溱,张兴蜀,潘春雨,钟群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