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34254647发布日期:2023-05-25 03:1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脊柱韧带异位骨化性疾病之一,可导致胸椎椎管狭窄、压迫脊髓,严重影响及危害患者感觉、运动神经功能,是胸脊髓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手术切除骨化的黄韧带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手术风险及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瘫痪等严重后果。手术方法有“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揭盖式”胸椎管后壁整块切除术等。但是目前手术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手术切除胸椎管后壁及黄韧带时,使用咬骨钳会对脊髓有骚扰,甚至会造成脊髓损伤,会加重神经症状;使用高速磨钻可能由于骨化的黄韧带与硬膜囊分界不清损伤硬膜囊,造成脑脊液漏甚至损伤脊髓,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在脊髓表面使用高速磨钻磨消硬化的黄韧带产生大量热量,造成脊髓的热损伤;骨化的黄韧带与硬脊膜紧密粘连,使用咬骨钳逐层咬除椎板以及骨化物时易造成硬脊膜或脊髓的损伤。因此如何设计辅助切除黄韧带骨化的工具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包括横梁、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活动夹,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设在横梁左右两端的下方,活动夹上部连接有升降螺杆,横梁的中部设有通孔,升降螺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上部螺接有调节螺母。

2、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结构相同,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本体上设有至少2个竖向通孔,每个竖向通孔分别对应设有一个旋紧螺丝,所述的旋紧螺丝横向穿过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本体上的横向螺纹孔,前端伸入到竖向通孔内。

3、所述的竖向通孔的直径为2-3mm。

4、所述的活动夹为x型夹,包括两个活动部,两个活动部中间交叉处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活动部的下端相对设有凸出的尖齿;两个活动部上端设有固定螺丝,所述的固定螺丝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活动部上端,另一个活动部上端设有通孔,固定螺丝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外端螺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丝的中部与升降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中至少有一个所对应的横梁上设有沿横梁纵向的条形通孔,对应的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螺接有两个定位螺母,两个定位螺母分别位于条形通孔上下两侧,两个定位螺母共同旋紧固定住连接杆。

6、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

7、在黄韧带骨化切除手术中,患者俯卧;在病灶节段的上下两节棘突椎板上预埋克氏针,将本发明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对应上下两节的棘突椎板,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上的竖向通孔套在预埋克氏针上,通过旋紧螺丝向内顶紧克氏针将其固定。将本发明的活动夹的下端对应病灶所在病灶节段的的棘突椎板,通过旋拧活动夹固定螺丝上的固定螺母,使活动夹下端夹紧棘突。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活动夹都固定好后,通过旋拧调节螺母使升降螺杆上升,通过活动夹夹持着病灶节段的棘突椎板垂直上拉,在直视下对病灶节段进行减压,制造出手术空间,对黄韧带进行切除。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9、本发明能够稳定的夹持住病灶上下节段的棘突椎板,垂直提拉病灶所在的棘突椎板,减小晃动对脊髓造成的扰动,避免了对脊髓不必要的损伤。提拉后能够预留出更大的手术空间,在直视下进行减压切除硬化的黄韧带,减小了由于骨化的黄韧带与硬膜囊分界不清损伤硬膜囊,造成脑脊液漏甚至损伤脊髓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活动夹,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设在横梁左右两端的下方,活动夹上部连接有升降螺杆,横梁的中部设有通孔,升降螺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上部螺接有调节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结构相同,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本体上设有至少2个竖向通孔,每个竖向通孔分别对应设有一个旋紧螺丝,所述的旋紧螺丝横向穿过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本体上的横向螺纹孔,前端伸入到竖向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通孔的直径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夹为x型夹,包括两个活动部,两个活动部中间交叉处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活动部的下端相对设有凸出的尖齿;两个活动部上端设有固定螺丝,所述的固定螺丝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活动部上端,另一个活动部上端设有通孔,固定螺丝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外端螺接有螺母;固定螺丝的中部与升降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中至少有2个所对应的横梁上设有沿横梁纵向的条形通孔,对应的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螺接有两个定位螺母,两个定位螺母分别位于条形通孔上下两侧,两个定位螺母共同旋紧固定住连接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切除黄韧带骨化的辅助装置,包括横梁、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活动夹,所述的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设在横梁左右两端的下方,活动夹上部连接有升降螺杆,横梁的中部设有通孔,升降螺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上部螺接有调节螺母。本技术能够稳定的夹持住病灶上下节段所在的棘突椎板,垂直提拉病灶节段的棘突椎板,减小晃动对脊髓造成的扰动,避免了对脊髓不必要的损伤。提拉后能够预留出更大的手术空间,在直视下进行切除硬化的黄韧带,减小了由于骨化的黄韧带与硬膜囊分界不清损伤硬膜囊,造成脑脊液漏甚至损伤脊髓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辉,罗文琪,牛仁锐,王一鸣,柳万国,姜睿,顾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