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6538发布日期:2023-10-14 10:5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属于接骨板。


背景技术:

1、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大部分健身初学者大多采用自重健身、小型器械或者跑步运动,而初学者容易因过度运动或发力姿势不准确,容易对自身造成一定伤害,常见的有各种肌肉拉伤、骨折等情况。

2、在常见的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越来越常见,由于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稳定性。

3、对于胫骨撕脱性骨折往往是由于韧带附着点在受力的情况下才引起的撕脱性骨折,所以说往往会引起韧带也同时会出现松弛的情况

4、现有技术中较小的撕脱骨折块通常采用钢板贴合骨折处,通过锚钉或空心钉对撕脱骨折块与钢板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复位,为确保固定强度,固定钉尺寸不能过小,导致骨折块上连接孔较大,并且会增大骨折块再次出现分裂的情况,若骨折块二次甚至多次分裂会使患者后期恢复时间较长。

5、故本案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治疗阶段中,能够更好的对骨折块起到固定作用以及可令骨折块上的连接孔保持较小状态的骨折块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中较小的撕脱骨折块通常采用钢板贴合骨折处,通过锚钉或空心钉对撕脱骨折块与钢板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复位,为确保固定强度,固定钉尺寸不能过小,导致骨折块上连接孔较大,并且会增大骨折块再次出现分裂的情况,若骨折块二次甚至多次分裂会使患者后期恢复时间较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包括:贴合贴近骨面的撕脱复位板,所述撕脱复位板上设有两个锁孔,所述撕脱复位板通过所述锁孔固装在骨面;

4、若干个等距旋装在所述撕脱复位板一侧的旋钮盘,所述旋钮盘包括齿盘,以及驱动所述齿盘,旋转的转盘,所述齿盘转动安装在所述撕脱复位板一侧,所述转盘活动嵌装在所述撕脱复位板一侧,且所述转盘与所述齿盘贴合;

5、侧勾,所述侧勾活动插装在所述撕脱复位板一侧,所述侧勾直柄一侧设有齿面,所述齿面与所述齿盘相啮合。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撕脱复位板等距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槽上方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侧面设有侧面沉槽,所述齿盘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转盘侧面嵌入在阶梯槽的侧面沉槽中。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齿盘包括若干个阵列固设在所述齿盘圆盘面的锁块,所述锁块嵌装在所述转盘一侧。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转盘远离齿盘一侧阵列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位置与锁块错开。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齿盘还包括插杆,所述齿盘的圆盘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一插杆,所述插杆朝向所述转盘一侧固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转盘内侧面。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装槽内阵列排布有槽孔,所述槽孔与插杆相匹配。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转盘与所述撕脱复位板表面齐平。

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撕脱复位板为弧形结构,且侧边光滑。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撕脱复位板远离所述转盘一侧为内凹弧形结构。

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撕脱复位板上还设有若干个辅接孔,所述辅接孔与辅接孔相邻。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置侧勾,通过侧勾对骨折块进勾拉牵引,通过旋转转盘,带动与转盘固定的齿盘,由于齿盘与侧勾上的齿面相啮合,当齿盘转动时,通过该啮合部位的配合,可令侧勾朝向撕脱复位板内部进行收缩,进而牵引被侧勾锁定的骨折块朝向主骨架进行靠拢,直至骨折块复位,其二者完全贴合,从而完成复位步骤。由于侧勾较细,在对骨折块进行固定时,可通过嵌入式或包覆式对较小的骨折块进行牵引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骨折块的稳定性,避免骨折块由于受力过大碎裂,能够极大程度缩小患者后期恢复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脱复位板(1)等距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2)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槽(12)上方的阶梯槽(131),所述阶梯槽(131)侧面设有侧面沉槽,所述齿盘(21)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2)内,所述转盘(22)侧面嵌入在阶梯槽(131)的侧面沉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21)包括若干个阵列固设在所述齿盘(21)圆盘面的锁块(211),所述锁块(211)嵌装在所述转盘(2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2)远离齿盘(21)一侧阵列设有若干个卡槽(221),所述卡槽(221)设置位置与锁块(211)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21)还包括插杆(222),所述齿盘(21)的圆盘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一插杆(222),所述插杆(222)朝向所述转盘(22)一侧固装有弹簧(223),所述弹簧(223)一端抵接在所述转盘(22)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内阵列排布有槽孔(121),所述槽孔(121)与插杆(222)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2)与所述撕脱复位板(1)表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脱复位板(1)为弧形结构,且侧边光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脱复位板(1)远离所述转盘(22)一侧为内凹弧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脱复位板(1)上还设有若干个辅接孔(13),所述辅接孔(13)与辅接孔(13)相邻。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胫腓联合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包括:贴合贴近骨面的撕脱复位板,所述撕脱复位板上设有两个锁孔,所述撕脱复位板通过所述锁孔固装在骨面;本技术通过置侧勾,通过侧勾对骨折块进勾拉牵引,通过旋转转盘,由于齿盘与侧勾上的齿面相啮合,当齿盘转动时,通过该啮合部位的配合,可令侧勾朝向撕脱复位板内部进行收缩,进而牵引被侧勾锁定的骨折块朝向主骨架进行靠拢,直至骨折块复位,其二者完全贴合,从而完成复位步骤。由于侧勾较细,在对骨折块进行固定时,可通过嵌入式或包覆式对较小的骨折块进行牵引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骨折块的稳定性,避免骨折块由于受力过大碎裂,能够极大程度缩小患者后期恢复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年,廖元军,陈日江,兰伟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