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辅助工具

文档序号:35892054发布日期:2023-10-28 20:3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标准化实验,具体是气管插管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1、大鼠及小鼠是常见的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实验动物,在多种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多种实验操作均涉及气管插管,例如行开胸手术等实验操作时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而顺利的气管插管及撤管通常是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2、目前常用的插管方法有:颈部切口插管法、颈部切口钢丝引导插管法、盲插法、内窥镜辅助插管法和经颈透照插管法等。其中,前两种是有创的插管方法,耗时较长,且操作过程复杂繁琐,对实验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操作要求,并且有创气管插管本身就会对大鼠造成伤害,增加了感染率和死亡率,不利于长期实验的研究。而盲插法成功率较低,增加了插管的次数,并且可能会造成会厌部的损伤、气道痉挛及喉头水肿等损伤而引起窒息死亡,同样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目前多采用内窥镜辅助插管法和经颈透照插管法等无创的插管方法。专用的大小鼠气管插管内窥镜小导管装置,价格昂贵,不适于教学实验。经颈透照插管法是通过在颈部腹侧表面放置一个高强度冷光源,对老鼠的颈部进行透射照明,使用镊子将舌头轻轻向上拉至下牙齿侧面,并将钳子一侧的扁平内表面放在舌头的下端,高强度冷光源的光线可透过大鼠下颌部皮肤和肌肉照亮大鼠喉部,并能清楚见到大鼠气道口随着大鼠呼吸开启与闭合,这时可在大鼠吸气相将气管导管插入气道。目前此方法应用广泛,设备要求简单,经济适用,操作者通过简单训练后能够熟练的掌握,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所提及。但由于大鼠呼吸频率较快、口腔狭小、声门位置较高,插管时声门暴露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辅助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气管插管辅助工具,包括:

4、手柄;

5、照明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柄一端并与其相连通;

6、照明件,安装在所述手柄上并延伸至照明杆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照明件包括:

8、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柄内;

9、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

10、照明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延伸至照明杆内的一端;

11、导电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连接电池和照明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照明单元包括:

13、定导电片,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并与电池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照明灯相连;

14、动导电片,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并与电池远离定导电片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照明灯相连配合,当推动动导电片与照明灯接触时,照明灯工作。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照明杆由导光材料制成。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手柄由绝缘塑料制成。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主体基本为塑料材质,生产成本低,轻便耐用,消毒方式简单,大大降低科研成本;

19、2、使用方便,降低气管损伤;插管时,先将小鼠/大鼠仰卧位固定好,扯出舌头后固定(可由助手帮忙),术者一手持辅助工具轻压舌根,另一手持气管插管进行操作;由于辅助工具具有照明作用,环状软骨及声门清晰可见,可在直视下插入气管,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喉部及气管损伤。

20、3、操作者经简单训练后即可达到理想的插管效果,熟练掌握者单人即可完成插管操作,大幅提高科研效率。



技术特征:

1.气管插管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杆由导光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由绝缘塑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辅助工具,属于标准化实验技术领域,包括手柄;照明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柄一端并与其相连通;照明件,安装在所述手柄上并延伸至照明杆内。本技术主体基本为塑料材质,生产成本低,轻便耐用,消毒方式简单,大大降低科研成本;使用方便,降低气管损伤;插管时,先将小鼠/大鼠仰卧位固定好,扯出舌头后固定(可由助手帮忙),术者一手持辅助工具轻压舌根,另一手持气管插管进行操作;由于辅助工具具有照明作用,环状软骨及声门清晰可见,可在直视下插入气管,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喉部及气管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天,徐李文静,孙启玉,白子誉,薛婷匀,闫贞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