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0150发布日期:2023-11-06 23:3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分散,形成雾状气流的装置,其广泛用于空气加湿、药物治疗及电子烟等领域,尤其的,当雾化器用于药物治疗时,主要用于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形成的雾状药液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目前,医用雾化器主要通过雾化芯对药液加热,通过加热雾化的能耗较高;再者,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药液温度上升,可能破坏部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此外,行业内当前使用的医用雾化器大多体积较大,便携性较差,难以满足患者的日常治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

2、一种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包括:

3、外管,包括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的第一开口;

4、吸嘴,所述吸嘴内形成有第二腔体和出雾通道,且所述吸嘴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气口;

5、内管,包括控制腔和用于收容浸润药液的海绵芯的药物存放腔,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电路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开关以及贯穿外管侧壁并与控制开关连接的控制按钮,所述药物存放腔的开口处套设有固定环;

6、超声波雾化片,所述超声波雾化片嵌装在固定环的内环并与电路板电连接,超声波雾化片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微孔以及若干第二微孔;

7、所述内管以药物存放腔的开口朝向第一开口的方式插设于外管的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嘴以出雾通道的入口贴于超声波雾化片的表面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外管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药物存放腔通过第一微孔相连通,所述出雾通道和药物存放腔通过第二微孔相连通。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呈空心三棱柱结构,外管上相邻两侧壁的连接部位设有圆弧过渡部;内管上于对应控制腔部位的形状与外管内表面的形状相适应,内管上于对应药物存放腔的部位呈圆管结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还包括第一电池腔,且所述第一电池腔内的电池与所述控制腔内的电路板电连接;

10、所述外管包括位于第一腔体的底部的第二开口,所述内管上远离药物存放腔的一端凸出于外管的第二开口或与第二开口持平并封堵第二开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内壁于对应控制腔的部位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按钮窗口和指示窗口,所述控制按钮的至少一部分凸出到按钮窗口外,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对应指示窗口的状态指示灯。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管的内壁于对应控制腔部位的厚度大于外管上其余部位的厚度。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管上于对应控制腔且背向安装口的部位开设有减重孔。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通道呈漏斗状结构;所述吸嘴的两相对外侧壁设有圆弧面以使吸嘴的竖截面呈几字形结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包括插入到外管的第二开口的管筒、设置于管筒底部并与外管底部抵接的端盖,所述管筒内设有隔板以分隔管筒内腔形成用于收纳电池的第二电池腔,所述第二电池腔内的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筒上远离端盖的端面形成内管抵接位,所述端面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支脚。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外表面形状与外管的内表面形状相适应。

18、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通过超声波雾化片的振动作用实现药液的雾化,该过程中,超声波雾化片用于实现药液雾化所产生的能耗低于通过加热实现药液雾化所产生的能耗,显著降低了雾化装置的使用成本;超声波雾化片对药液进行雾化的过程中不发热,对药液温度无影响,可避免因药液温度上升造成的药液中有效成分的破坏,从而保证雾化治疗的效果;采用外管包覆内管,雾化装置整体呈体积较小的柱状结构,方便使用者携带并进行日常治疗,提升了产品的便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呈空心三棱柱结构,外管上相邻两侧壁的连接部位设有圆弧过渡部;内管上于对应控制腔部位的形状与外管内表面的形状相适应,内管上于对应药物存放腔的部位呈圆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还包括第一电池腔,且所述第一电池腔内的电池与所述控制腔内的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于对应控制腔的部位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按钮窗口和指示窗口,所述控制按钮的至少一部分凸出到按钮窗口外,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对应指示窗口的状态指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的内壁于对应控制腔部位的厚度大于外管上其余部位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上于对应控制腔且背向安装口的部位开设有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通道呈漏斗状结构;所述吸嘴的两相对外侧壁设有圆弧面以使吸嘴的竖截面呈几字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雾化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包括插入到外管的第二开口的管筒、设置于管筒底部并与外管底部抵接的端盖,所述管筒内设有隔板以分隔管筒内腔形成用于收纳电池的第二电池腔,所述第二电池腔内的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上远离端盖的端面形成内管抵接位,所述端面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支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外表面形状与外管的内表面形状相适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能耗低、对药液中有效成分无破坏和影响的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包括外管、吸嘴、内管及超声波雾化片,外管包括第一腔体、第一腔体顶部的第一开口;吸嘴内形成第二腔体和出雾通道,吸嘴侧壁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内管包括控制腔和药物存放腔,控制腔内设有电路板、控制开关及控制按钮,药物存放腔的开口处套设固定环;超声波雾化片嵌装在固定环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超声波雾化片设有若干第一微孔及第二微孔;内管插设于第一腔体;吸嘴的出雾通道入口贴于超声波雾化片表面,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腔体和药物存放腔通过第一微孔连通,出雾通道和药物存放腔通过第二微孔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优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