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帽

文档序号:36189762发布日期:2023-11-29 22:5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电帽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脑电帽。


背景技术:

1、脑电图是一种安全无创低成本的能直接反应脑部神经元活动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脑电图技术基于记录到的生理和病理脑电信号,被广泛应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如癫痫、帕金森症及脑死亡检测等。

2、在对大脑的神经细胞的自发和诱发的电活动进行记录时,需要首先将电极帽罩于头上,目前常用的湿电极脑电帽为佩戴型,检测者需要在检测前,向需要记录脑电活动的电极注入导电膏或凝胶,现有的导电膏或凝胶填充过程中,大多是用针管抽取一定量的导电膏或凝胶,逐个注入电极腔内,确保充填完全,操作繁琐,且耗时长;而脑电采集的时间比较长,短则数小时,长则一两天,持续的使电极与皮肤接触时,则需要不断的向电极腔内填充导电膏或凝胶,否者,电极上的导电膏或凝胶会因不断损失而降低导电性,然而,频繁的在电极腔内填充导电膏或凝胶,通过针管缓慢且繁琐,不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3、因此,需要一种脑电帽,来解决现有脑电帽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针筒对电极腔内填充导电膏或凝胶缓慢且繁琐,医护人员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电帽,拟解决现有脑电帽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针筒对电极填充导电膏或凝胶缓慢且繁琐,医护人员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脑电帽,包括帽体、若干电采集组件及若干填充组件,所述帽体上设有若干电极座,每个所述电极座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每个所述电采集组件均包括圆盘电极和电极引线,每个所述圆盘电极可拆卸的放置在各个安装孔内,所述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圆盘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采集插头,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内部装有导电膏或凝胶的容纳筒,所述容纳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容纳筒一端与电极座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将导电膏或凝胶挤向安装孔的挤入组件。

4、在上述方案中,在对患者大脑的神经细胞的自发和诱发的电活动进行记录时,先将帽体佩戴在患者的头上,首先将圆盘电极安装在电极座上的安装孔内,然后将填充组件安装在安装孔上,通过挤入组件将容纳筒内的导电膏或凝胶挤向安装孔,使导电膏或凝胶注入安装孔内,并与圆盘电极和头皮完全接触覆盖,最后通过电极引线一端的采集插头与检测记录仪器连接,便可启动脑电帽工作。持续使用过程中,圆盘电极上的导电膏或凝胶会因不断损失而降低导电性,此时再次通过挤入组件将容纳筒内的导电膏或凝胶继续挤向安装孔,完成补充,若在容纳筒内的导电膏或凝胶使用完毕后,还未完成脑电采集,可以将填充组件拆除后更换新的填充组件来使用,为方便使用,填充组件完全可以做成一次性使用的部件,相比于针管注射,操作简单,节约了大量时间,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且帽体采用硅胶等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成,方便使用。

5、优选的,所述电极座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铰接,所述底座设置在帽体上,所述安装孔开设在底座上,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容纳筒通过连接孔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和底板在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盖板和底板的连接组件。

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打开盖板将圆盘电极放置在安装孔内,安装后通过连接组件将盖板和底板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容纳筒通过连接孔安装在盖板上,完成组装。

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配合的按压卡齿和卡槽,所述按压卡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卡槽开设在盖板上,所述按压卡齿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8、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按动按压卡齿,开启盖板,将圆盘电极安装在底座的安装孔内,然后放下盖板,使按压卡齿穿过卡槽完成扣合,将盖板和底板连接在一起,完成组装,开启和关闭方便,有利于使用。

9、优选的,所述容纳筒的远离挤入组件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与容纳筒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与外螺纹管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容纳筒通过外螺纹管与盖板螺纹连接。

10、在上述方案中,容纳筒和电极座通过外螺纹管和盖板螺纹连接在一起,将外螺纹管从盖板的连接孔拧入底座的安装孔内,将导电膏或凝胶挤入安装孔后,继续向下拧动使外螺纹管伸入底座的安装孔内压住圆盘电极,使圆盘电极和挤入的导电膏或凝胶能够与头皮贴合,提高脑电采集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挤入组件包括旋钮和挤压柱,所述旋钮和挤压柱连接,所述挤压柱伸入容纳筒内且与容纳筒活动连接。

12、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旋钮使挤压柱在容纳筒内推进,将容纳筒内的导电膏或凝胶挤入安装孔内,完成导电膏或凝胶的注入,十分的简单和方便。

13、优选的,所述挤压柱与容纳筒螺纹连接。

14、在上述方案中,螺纹连接方便使用,且能方便的控制填充挤入量。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将圆盘电极安装在电极座内,并在电极座上安装容纳筒,通过挤压柱将容纳筒内的导电膏或凝胶挤入安装孔内完成填充,使用起来十分简单,且节约了大量时间,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17、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再次通过挤压柱对导电膏或凝胶补充进安装孔内,避免圆盘电极上的导电膏或凝胶会因不断损失而降低导电性,相比于针筒添加,降低了繁琐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脑电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1)、若干电采集组件(2)及若干填充组件,所述帽体(1)上设有若干电极座(3),每个所述电极座(3)上均开设有安装孔(4),每个所述电采集组件(2)均包括圆盘电极(201)和电极引线(202),每个所述圆盘电极(201)可拆卸的放置在各个安装孔(4)内,所述电极引线(202)的一端与圆盘电极(20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采集插头(5),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内部装有导电膏或凝胶的容纳筒(6),所述容纳筒(6)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容纳筒(6)一端与电极座(3)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将导电膏或凝胶挤向安装孔(4)的挤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电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座(3)包括底座(301)和盖板(302),所述底座(301)和盖板(302)铰接,所述底座(301)设置在帽体(1)上,所述安装孔(4)开设在底座(301)上,所述盖板(302)上设有与安装孔(4)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7),所述容纳筒(6)通过连接孔(7)与盖板(302)连接,所述盖板(302)和底座(301)在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盖板(302)和底座(301)的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电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配合的按压卡齿(8)和卡槽(9),所述按压卡齿(8)设置在底座(301)上,所述卡槽(9)开设在盖板(302)上,所述按压卡齿(8)与卡槽(9)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电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6)的远离挤入组件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管(10),所述外螺纹管(10)与容纳筒(6)连通,所述连接孔(7)的内部设有与外螺纹管(10)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容纳筒(6)通过外螺纹管(10)与盖板(30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脑电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入组件包括旋钮(11)和挤压柱(12),所述旋钮(11)和挤压柱(12)连接,所述挤压柱(12)伸入容纳筒(6)内且与容纳筒(6)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电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柱(12)与容纳筒(6)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电帽,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脑电帽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针筒对电极腔内填充导电膏或凝胶缓慢且繁琐,医护人员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帽体、电采集组件及填充组件,帽体上设有若干电极座,电极座上开设有安装孔,电采集组件包括圆盘电极和电极引线,圆盘电极可拆卸的放置在安装孔内,电极引线的一端与圆盘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采集插头,填充组件包括容纳筒,容纳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容纳筒一端与电极座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挤入组件。本技术通过挤压柱将容纳筒内的导电膏或凝胶挤入安装孔内完成填充,无论是首次填充还是在持续使用时填充,填充简单快速,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何琳,胡钰,高强,魏清川,叶赛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