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5924发布日期:2023-08-18 13: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按摩,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1、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2、在儿科当中的儿童护理方面,小儿按摩是一种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方法,而在临床上为儿童进行按摩时,通常会由医师手动进行,然而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这也就会增大医师的负担,使医师较为疲乏,故不利于保证按摩效果。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75936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按摩装置,包括支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的一侧轴承连接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弧面固定连接一组圆周均匀排布的直槽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直槽杆的滑槽内分别设置有滑块,每个所述直槽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分别轴承连接齿轮的中心轴,每个所述齿轮的下侧中心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按摩头,所述转轴的下侧中心通过圆柱固定连接按摩球。上述专利中通过电机驱动转轴可以使得按摩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移动和转动,但是由于按摩头的转动和移动以及按摩球的转动均只能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而按摩对象的躯体表面却并不会是一个规整的平面,因此该装置所能提供的按摩效果有限,并不能满足按摩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师长时间手动按摩会导致身心疲乏,进而不利于保证按摩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

3、(二)技术方案

4、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机构的一端设有按摩头,按摩头包括驱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外壳,外壳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外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转动轴的底端在第一通孔处延伸至外壳的外部,且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底端中部处等距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动杆,转动杆与转盘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且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设有用于按摩的按摩球。

5、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机壳,机壳固定连接于外壳的顶端一侧处,且机壳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的顶端在机壳的内侧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在第二通孔延伸至外壳的内部,且电机的输出轴底端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轮,转动轴处于外壳内部的杆体外部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且从动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

6、进一步的,固定盒的外侧底端处开设有螺纹槽,且固定盒的外侧底端在螺纹槽处螺纹连接有盒盖,盒盖的底端开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的直径小于按摩球的球直径,且按摩球的底端在圆形开口处延伸至盒盖的外部。

7、进一步的,连接机构包括支臂,支臂的材料为金属定型软管,支臂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端一侧处,且支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顶端中部处。

8、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底座的一侧内壁处,底座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在第三通孔处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且双向螺纹杆处于底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双向螺纹杆处于底座内部的杆体外部两端处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两个螺纹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条形开口,两个连接杆的顶端均在条形开口处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且两个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

9、进一步的,底座的顶端中部处固定连接有护垫,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护垫和垫块的材料均为乳胶。

10、进一步的,转盘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转盘的顶端开设有气孔,转盘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口,且转盘在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软管,固定盒的数量与出液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固定盒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液口,软管的底端在进液口处延伸至固定盒的内部,且软管在进液口处与固定盒固定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按摩机构,在为儿童进行按摩时,可以利用电机驱动转盘使得按摩球在儿童皮肤表面滚动,以此达到按摩效果,且在此过程中由于直径较小的主动轮驱动直径较大的从动轮转动时可以达到减速效果,故可以保证按摩过程中的柔和程度,同时由于弹簧的存在可以保证按摩球可以始终紧贴儿童皮肤表面,因此能够为儿童提供较好的按摩效果,且本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可以半自动式实现按摩过程,以此就能够减轻医师的负担,避免医师因为工作时长的累积而导致疲乏,进而保证按摩护理效果,另外在按摩结束后,可以扭动盒盖使其与固定盒脱离,之后就可以将按摩球取下进行清洁,以此保证装置的洁净程度;

13、2、通过设置双向螺纹杆、护垫和垫块,在为儿童进行按摩时,可以使儿童的躯体处在护垫上,而后可以扭动旋钮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此时便可以调节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垫块与儿童的躯体接触为止,该情况下就可以对儿童的躯体进行限位,避免儿童无意识的动作会而影响按摩效果,另外由于护垫和垫块均由质地较为柔软的乳胶材料制成,因此可以为儿童的躯体提供垫护,避免对儿童的躯体造成损伤。

14、3、通过设置软管和带有空腔的转盘,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向转盘内部注入药液,此后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按摩时,药液会顺着软管流动到固定盒的内部,并随着按摩球的滚动而逐渐将药液涂覆在其表面,故能为儿童在按摩的同时达到抹药效果,以此增强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设有按摩头(10),所述按摩头(10)包括驱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且外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轴(20)的底端在第一通孔处延伸至外壳的外部,且转动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的底端中部处等距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与转盘(1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5),且转动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6),所述固定盒(16)的内部设有用于按摩的按摩球(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壳(12),所述机壳(12)固定连接于外壳的顶端一侧处,且机壳(12)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外壳的顶端在机壳(12)的内侧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底端在第二通孔延伸至外壳的内部,且电机(11)的输出轴底端通过键连接有主动轮(13),所述转动轴(20)处于外壳内部的杆体外部通过键连接有从动轮(21),所述从动轮(21)与主动轮(13)啮合,且从动轮(21)的直径大于主动轮(1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6)的外侧底端处开设有螺纹槽,且固定盒(16)的外侧底端在螺纹槽处螺纹连接有盒盖(17),所述盒盖(17)的底端开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的直径小于按摩球(18)的球直径,且按摩球(18)的底端在圆形开口处延伸至盒盖(17)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臂(9),所述支臂(9)的材料为金属定型软管,支臂(9)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端一侧处,且支臂(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顶端中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一侧内壁处,底座(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一端在第三通孔处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且双向螺纹杆(3)处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5),双向螺纹杆(3)处于底座(1)内部的杆体外部两端处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两个所述螺纹套(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条形开口,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均在条形开口处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且两个连接杆(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处固定连接有护垫(2),两个所述夹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8),所述护垫(2)和垫块(8)的材料均为乳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转盘(14)的顶端开设有气孔,转盘(14)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口,且转盘(14)在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软管(22),所述固定盒(16)的数量与出液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固定盒(16)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软管(22)的底端在进液口处延伸至固定盒(16)的内部,且软管(22)在进液口处与固定盒(1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用儿童护理的按摩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机构的一端设有按摩头,按摩头包括驱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外壳,外壳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外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转动轴的底端在第一通孔处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本技术通过设置按摩机构,在为儿童进行按摩时,可以利用电机驱动转盘使得按摩球在儿童皮肤表面滚动,以此达到按摩效果,且在此过程中由于直径较小的主动轮驱动直径较大的从动轮转动时可以达到减速效果,故可以保证按摩过程中的柔和程度,同时由于弹簧的存在可以保证按摩球可以始终紧贴儿童皮肤表面,因此能够为儿童提供较好的按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