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5496发布日期:2023-06-17 23:3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学辅助摄影,具体是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1、x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主要依据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感光作用和荧光作用。由于x射线穿过人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骼吸收的x射线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那么通过人体后的x射线量就不一样,这样便携带了人体各部密度分布的信息,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就有较大差别,因而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其中x光在对患者的双下肢全景摄影时,需保证双侧髂脊在同一高度,但是对于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患者在拍摄时会出现体位歪斜、双侧髂脊不在同一高度,下肢足部在不同一平面的现象,从而会影响拍摄结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呈圆柱形设置,第一气囊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脚踩板,第一气囊的下侧固定且贯通连接有底座,第一气囊的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脚踩板和底座之间,第一气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之间固定且贯通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气囊呈凸字型设置,第二气囊嵌合在防护板内的防护腔内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置有防护管,防护管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对称的固定块,固定块与进气口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固定连接有堵塞块,固定块上开设有排气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上的防护管的朝向相反,堵塞块与进气口为配合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管的一侧设置有限流管,限流管的内部开设有流通腔,流通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上开设有流通槽,活动柱的上端贯穿限流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管和限流管均与进气管和排气管固定且贯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患者使用时,将较短的腿放在第二气囊上,然后医护人员旋转进气管上的活动柱,使其流通槽与流通腔相贯通,然后医护人员可以按压第一气囊,使第一气囊内部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第二气囊的内部,使第二气囊鼓起,抬高较短的腿的高度,使双侧髂脊在同一高度,下肢足部在同一平面,保证患者短侧下肢不会悬空,不会出现体位歪斜、运动伪影,且在标准摄影体位范围内。

11、2、拍摄完毕后,旋转进气管上的活动柱,使流通槽与流通腔相闭合,同时旋转排气管活动柱,使其流通槽与流通腔相贯通,然后按压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在按压的作用下气体会通过排气管回到第一气囊的内部,从而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不需要使用时另外充气,且上述材料构件均为塑料构件,密度低,不会影响x光的成像。



技术特征:

1.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包括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呈圆柱形设置,第一气囊(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脚踩板(101),第一气囊(1)的下侧固定且贯通连接有底座(102),第一气囊(1)的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03),第一弹簧(103)位于脚踩板(101)和底座(102)之间,第一气囊(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3),第二气囊(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2),第二气囊(3)与第一气囊(1)之间固定且贯通连接有进气管(4)和排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3)呈凸字型设置,第二气囊(3)嵌合在防护板(2)内的防护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和排气管(5)上均设置有防护管(6),防护管(6)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口(601),进气口(601)的一侧设置有对称的固定块(604),固定块(604)与进气口(601)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3),第二弹簧(603)上固定连接有堵塞块(602),固定块(604)上开设有排气槽(6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与排气管(5)上的防护管(6)的朝向相反,堵塞块(602)与进气口(601)为配合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6)的一侧设置有限流管(7),限流管(7)的内部开设有流通腔(701),流通腔(7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702),活动柱(702)上开设有流通槽(703),活动柱(702)的上端贯穿限流管(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6)和限流管(7)均与进气管(4)和排气管(5)固定且贯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大平板气囊多高度调节器辅助摄影装置,涉及医学辅助摄影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呈圆柱形设置,第一气囊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脚踩板,第一气囊的下侧固定且贯通连接有底座,第一气囊的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脚踩板和底座之间,第一气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患者使用时,将较短的腿放在第二气囊上,然后医护人员旋转进气管上的活动柱,使其流通槽与流通腔相贯通,然后医护人员可以按压第一气囊,使第一气囊内部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第二气囊的内部,使第二气囊鼓起,使患者双侧髂脊在同一高度,保证患者短侧下肢不会悬空,不会出现体位歪斜、运动伪影,且在标准摄影体位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徐聪慧,周淼,周麟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