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

文档序号:34484820发布日期:2023-06-17 09:1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学护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穿刺介入手术是指将导管经静/动脉放置到病人血管中进行治疗的手术,进行手术时,一般需要经股静/动脉或肱静/动脉置入,手术结束后,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静脉或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施以合理力度的按压力,较长时间地按压穿刺进入部位,并间断性地缓冲释放,以保证必要的血液循环需求。

2、在临床护理上,因穿刺手术后需要按压的时间超长,医护人员的手臂容易紧张而产生疲劳,导致按压力度不足,而容易致使患者穿刺伤口处出现出血、皮下血肿等不适情况,所以在目前的穿刺手术术后按压护理中,存在费时、费力、需额外占用医护人员的问题。为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能够便于调节压迫力度,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包括彼此铰接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内壁设有衬垫,第一护板的端部形成插接板,在插接板的侧壁设有定位孔,第二护板的端面设有用于插接板插入的插接槽,在插接槽的侧壁旋合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杆。

4、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套设于待压迫位置外侧,衬垫能够对待压迫位置进行压迫,配合设计的插接板可以在插接槽内滑动,能够改变两衬垫的间距,从而改变压迫力度,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可以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连接固定,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被构造成弧形板。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具有等同的弧度。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具有等同的轴向长度。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衬垫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上保持对称布置。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插接板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护板的轴向长度。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孔沿插接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孔的轴线整体上与第一护板的轴线保持平行。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插接槽的外侧设有用于安置定位杆的支撑块。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杆整体与第二护板的轴线保持平行。



技术特征:

1.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铰接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内壁设有衬垫,所述第一护板的端部形成插接板,在所述插接板的侧壁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护板的端面设有用于所述插接板插入的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的侧壁旋合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介入手术动脉压迫护理装置,包括彼此铰接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内壁设有衬垫,第一护板的端部形成插接板,在插接板的侧壁设有定位孔,第二护板的端面设有用于插接板插入的插接槽,在插接槽的侧壁旋合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杆。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套设于待压迫位置外侧,衬垫能够对待压迫位置进行压迫,配合设计的插接板可以在插接槽内滑动,能够改变两衬垫的间距,从而改变压迫力度,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可以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连接固定,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晁春艳,张婷,余胜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淮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