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3292发布日期:2023-09-02 17:1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将药品递送至鼻嗅区的喷雾头。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腔喷雾器的治疗手段因为风险低、治疗效果快、无创等优点,已经被大众所欢迎,鼻腔喷雾器将药液喷射到鼻腔内,用于治疗鼻腔中的各种疾病。鼻腔给药为快速达到药效的方式,药品主成分可循鼻腔黏膜分布的嗅神经(olfactoryneural pathways)及三叉神经路径(trigeminal neural pathway),进入鼻腔喙部迁移路径(rostral migratory stream,rms)达到嗅球(olfactory bulb),进入大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血管周围路径(perivascular pathway),使药品主成分得以回避血脑障壁(blood-brain barrier,bbb)到达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及脑部。但是,现有的鼻腔给药装置,给药过程中液体分散效果不佳,雾滴颗粒较大,不容易将药物吸入到鼻腔内部,药液难以形成喷雾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2、但是,现有的可将药品递送至上鼻道的鼻腔给药装置,只有两款,对于多喷,第一款装置是impel公司的经鼻给药装置,但该给药装置采用的是添加抛射剂的方法以使药品达到上鼻道;另外一款是cn115068795a图4中公开的鼻喷器,使用手压泵或者高气压释放药物使药物通过雾化喷头形成雾化状态后进入患者上鼻道,此类鼻喷器适用于多剂量重复给药的使用场景。

3、对于某些急救类、麻醉药品等,会使用到单喷的使用场景,单喷鼻喷器的优点:使用时才抽取药液,便于对应药液的长期保存;单次使用后装置次抛,避免了药液或装置的污染问题。

4、目前对于单喷递送至上鼻道的给药器械,只有aptar公司的单喷,其采用的是cn112512698 a中公开的方法,用钢针将活塞刺破后,再使用推注器推注给药,该方法需要使用钢针结构,对于使用来说不是很便捷,且药品在嗅区的沉积率只能达到5%~10%左右。其他类型的单剂量的鼻喷器不能将药品递送至鼻腔嗅区,或者其给药过程中药物喷射压力大,喷射速度快,给患者带来不适,或者采用注射器来提供推力,由于喷射速度不够,药液难以形成喷雾而影响药物的吸收;或者雾滴颗粒较大,喷雾散角大,导致药物在鼻腔嗅区的吸收效果不好;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给药人员,需要保证喷雾器的给药角度一致,方能保证给药药效的平行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嗅区沉积率高且给药平行性好的鼻腔给药喷雾装置,成为了函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给药喷雾装置,难以达到较好的雾化效果且难以保证给药平行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及其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包括:

4、i)喷头,包括喷头顶端和喷头远端,喷头顶端内壁上设置旋风槽,喷头顶端中心设置有圆形喷孔,所述旋风槽的中心与喷孔同心,喷头顶端为内凹碗底型结构;

5、ii)给药参考平面支架,通过过盈或者卡扣配合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喷头远端侧壁上;

6、iii)水芯,为一体成型,分为水芯前端和水芯后端,水芯后端的直径大于水芯前端的直径,水芯后端设置有一条或多条过水槽,用于药液通过,过水槽为内凹型,水芯后端与喷头侧壁过盈固定连接;

7、iv)出水管,中空型,出水管侧壁与喷头侧壁过盈固定连接,出水管的上端与水芯下端相连;

8、所述出水管、水芯、旋风槽以及喷孔顺序形成连通的药液流道。

9、优选地,所述给药参考平面支架的一端是具有u型状的部位,所述u型状的部位通过过盈或卡扣的方式连接于喷头上,所述给药参考平面支架的另一端是一个呈平面状的部位,所述呈平面状的部位与所述喷雾头中心线具有一定的夹角,优选的,所述夹角为50度;所述u型状的部位与所述呈平面状的部位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例如,所述连接机构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

10、优选地,所述旋风槽有三个旋叶,沿周向均匀分布。

11、优选地,所述水芯前端为均匀的圆柱形,水芯前端的端面为圆形,并与旋风槽形成涡流室。

12、优选地,所述过水槽沿水芯轴线方向平行延伸,沿周向均匀设置。

13、优选地,所述喷头外侧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喷孔的距离为2~3cm,例如,为2.5cm。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装置,包括上述喷雾头,还包括:

15、提供药源的装置。

16、优选地,提供药源的装置为推注器组件,所述推注器组件包括推注器筒、推杆,所述推注器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喷头内。

17、优选地,所述将药液喷射至鼻嗅区的装置为pp材质。

18、优选地,所述推杆的头端还设置有丁基胶塞。

19、优选地,所述推杆的尾端伸出所述推注器筒的尾端。

20、优选地,所述推注器组件头端的直径大于出水管的直径。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及其装置可以对液体药剂进行鼻腔喷射给药,且喷雾效果优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特定的给药参考平面支架,使喷雾头以特定的角度入鼻;并通过设置直型的药液加速通道,使药液流速加快,再经过旋风槽的旋转成特定角度的发散状雾液,使药液以特定的散角集中在鼻嗅区,且雾状药液更易于鼻嗅区粘膜的吸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产业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参考平面支架的一端具有u型状的部位,所述u型状的部位通过过盈或卡扣的方式连接于喷头上,所述给药参考平面支架的另一端是一个呈平面状的部位,所述呈平面状的部位与所述喷雾头中心线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u型状的部位与所述呈平面状的部位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例如,所述连接机构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槽有三个旋叶,沿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芯前端为均匀的圆柱形,水芯前端的端面为圆形,并与旋风槽形成涡流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槽沿水芯轴线方向平行延伸,沿周向均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外侧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喷孔的距离为2~3cm,例如,为2.5cm。

8.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药源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药源的装置为推注器组件,所述推注器组件包括推注器筒、推杆,所述推注器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喷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装置为pp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头端还设置有丁基胶塞;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保证鼻嗅区给药平行性的喷雾头及其装置,包括喷头、水芯、出水管和给药参考平面支架。喷头,喷头顶端内壁上设置旋风槽,喷头顶端中心设置有圆形喷孔,旋风槽的中心与喷孔同心,喷头顶端为内凹碗底型结构;水芯,为一体成型,且设置有过水槽;出水管为中空型;给药参考平面支架,用于保证给药的入鼻角度,进而保证药效的平行性;所述出水管、水芯、旋风槽以及喷孔顺序形成连通的药液流道。通过设置直型的药液加速通道,使药液流速加快,流经旋风槽后形成特定角度的发散状雾液,并结合给药参考平面支架,保证了给药的平行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怡,周坚,陈柱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菲(深圳)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