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0227发布日期:2024-01-06 23:0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恢复器领域,具体是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


背景技术:

1、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压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加快患者肌肉恢复,一般会通过临床肢体恢复器辅助患者恢复。

2、现代的康复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主动式恢复器材,即需要患者自身在器材上运动施力,继而利用器材的回弹等反作用力来恢复到原始状态,以便于患者反复对器材运动施力,达到恢复肌肉运动的能力,但这种肢体恢复装置一方面无法保证器材主动复位与患者肌体的协调,容易导致二次的损伤,另一方面器材需要患者主动施力不适用于治疗初期患者肌肉萎缩状况较为严重的情况,因此提供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肢体恢复器复位时易导致患者二次损伤且需要主动施力不利于肌肉萎缩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的问题,提供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滑轨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用于为滑杆在滑轨内部的滑动提供推拉力;

3、所述滑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座的顶端边缘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用于将滑杆的平行滑动转化为旋转架的旋转;

4、所述旋转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腿绑带,所述旋转架远离铰链的一端顶端固定连接有脚板,所述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脚绑带,所述腿绑带与脚绑带分别用于固定患者的腿部与脚面;

5、所述底座位于铰链下方的端壁延伸出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顶端面设置有两个控制旋钮,两个所述控制旋钮分别用于调整电动推杆的伸缩幅度与频率。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直径尺寸小于滑轨的高度,所述滑杆的直径尺寸与滑轨的高度相匹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旋转架靠近脚板的一端底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架的顶端表面为弧形槽设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绑带的长度尺寸按铰链到脚板的方向依次变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绑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若干个按摩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底座、滑轨、电动推杆、滑杆、传动杆、固定环、旋转架,可实现无需患者主动施力也可对患者腿部进行反复拉伸的效果,同时,利用控制旋钮便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调整旋转幅度与频率,有效防止患者在复健运动时的二次拉伤,且此装置也适用于肌肉萎缩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滑轨(2),所述滑轨(2)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滑动连接于滑轨(2)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3)用于为滑杆(4)在滑轨(2)内部的滑动提供推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的直径尺寸小于滑轨(2)的高度,所述滑杆(4)的直径尺寸与滑轨(2)的高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设置于旋转架(8)靠近脚板(10)的一端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8)的顶端表面为弧形槽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绑带(9)的长度尺寸按铰链到脚板(10)的方向依次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绑带(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若干个按摩条(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涉及恢复器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滑轨、电动推杆与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固定环、旋转架、腿绑带、脚板与脚绑带;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电线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顶端面设置的两个控制旋钮分别用于调整电动推杆的伸缩幅度与频率。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滑轨、电动推杆、滑杆、传动杆、固定环、旋转架,可实现无需患者主动施力也可对患者腿部进行反复拉伸的效果,同时,利用控制旋钮便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调整旋转幅度与频率,有效防止患者在复健运动时的二次拉伤,且此装置也适用于肌肉萎缩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韩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丽娜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