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

文档序号:34790224发布日期:2023-07-18 14:2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

本公开涉及医学实验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


背景技术:

1、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常采用重物坠落法制作,其一般是将一已知重量的重物沿一套管垂直落下,锤击打击头,使撞针击打在特定脊髓节段造成损伤。经检索,如现有专利cn215688693u公开的一种用于大鼠脊髓打击损伤的装置,包括套管、重力锤、悬挂丝线、打击头连接座及打击头;重力锤设于套管内腔;悬挂丝线的一端与重力锤连接,另一端伸出套管;打击头连接座设于套管内腔的底部;打击头的头部穿过套管底部与打击头连接座连接,尾部位于套管底部外侧,打击头的尾部底端为圆形,其上沿其直径设有直线凹槽,该装置通过重力锤垂直下落,敲击打击头进而使打击头击打在大鼠脊髓位置,上述的击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2、其一,重力锤在敲击完成后,如未及时向上拉起,会对脊髓造成持续压迫,因此操作者在敲击完成后需及时上拉重力锤,这会增加操作步骤,容易使操作者分心,影响制作过程,另一方面,每次敲击后向上牵拉的时间间隔不尽相同,这会导致重力锤持续施压的时间不同,进而影响最终形成的损伤模型,增加了不同模型组间损伤程度的差异,影响模型精度;

3、其二,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多通过套管下端紧贴动物脊柱并基于一定压力的方式来固定动物脊柱,这就导致套管和打击头非常贴近硬脊膜,由于套管与打击头多采用不透光的金属材质制成,会遮挡操作者的视野,使操作者无法观察打击头与动物脊髓的相对位置,而损伤模型需确保打击头的打击位置位于脊髓的中央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视野受阻,在调节打击头的位置时往往极易使打击头偏离脊髓的中央部分,导致模型制作失败;

4、其三,由于上述装置多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表面温度较低,导致动物在被打击后容易引发失温导致死亡,增加死亡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本公开可在重块敲击打击块后通过电磁吸附机构及时向上吸附重块,可便于制作过程的进行,且可保持不同模型组间的上拉间隔一致,减少组间差异,提高模型精度。

2、本公开所述的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包括:

3、底座;

4、载物台,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5、两向行走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具有可沿x方向和z方向两向行走的行走台,所述行走台对应设置在所述载物台的上方;

6、导向筒,其与所述行走台相连接,且所述导向筒内部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导向腔;

7、重块,其与所述导向腔相适配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所述重块采用可磁吸材料制成;

8、打击块,其设置在所述导向腔的下端,且所述打击块的下端具有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导向筒之外的撞针部,所述打击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感应所述重块的传感器;

9、电磁吸附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打击块的上方一侧,且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在所述重块敲击所述打击块后,向上吸附所述重块。

10、优选地,所述载物台的台面上设有电热恒温板。

11、优选地,所述导向筒至少对应所述撞针部的部分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12、优选地,所述导向筒的外侧壁在与所述撞针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光源。

13、优选地,所述导向腔内侧在与所述撞针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倾斜设置在所述撞针部的旁侧。

14、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露出在所述打击块的上端面之外;

15、或者,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打击块的上端面具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光电传感器嵌入在所述安装槽内。

16、优选地,所述打击装置还包括:承托杆;

17、所述导向筒的侧壁在所述打击块的上方开设有多个沿z方向排列且与所述承托杆相适配的调节孔,所述承托杆可拆卸地穿设于其中一个调节孔中,且所述承托杆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重块的滑动行程内,以承托所述重块。

18、优选地,所述导向筒的下端面具有增摩纹。

19、优选地,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20、优选地,所述打击装置还包括:

21、滑轮,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的上端;

22、牵引绳,其一端与所述重块相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穿出在所述导向筒之外。

23、本公开所述的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优点在于:

24、1、本公开通过在打击块的上方一侧设置电磁吸附机构,并通过在打击块的上端面设置传感器,当重块下落至敲击打击块的上端面完成打击动作时,传感器同时感应信号,电磁吸附机构在感应信号产生的一定时间间隔后通电产生磁性,通过磁力将可磁吸材料制成的重块向上吸附,通过电磁吸附机构可及时将打击完成的重块向上吸附,避免对脊髓造成持续压迫而导致破坏损伤模型,且向上吸附动作可自动完成,无需操作者手工操作,可减少操作步骤,更便于制作过程的进行,同时还可使不同模型组之间持续施压的时间保持一致,使得施压时间对模型造成的影响相同,可减少或避免不同模型组之间因施压时间不同存在的差异,有利于提高损伤模型的精度;

25、2、本公开通过将导向筒下端与打击块对应位置设置为透明结构,同时还增设光源和放大镜,即使在撞针部紧贴脊髓部位时,也能从侧面清晰地观测到撞针部与脊髓部位的相对位置,可准确地将撞针部调校到脊髓的中央部分,同时还可观测打击过程中撞针部位置是否发生偏移,该结构可便于操作者快速调校撞针部与脊髓部位的相对位置,可确保撞针部打击位置准确,提高模型制作成功率和制作效率;

26、3、本公开通过在载物台的台板上设置电热恒温板,可在承载动物时保持37°恒温,避免因接触位置低温而导致动物失温引发死亡,降低制作过程中的动物死亡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的台面上设有电热恒温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至少对应所述撞针部的部分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外侧壁在与所述撞针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腔内侧在与所述撞针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倾斜设置在所述撞针部的旁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露出在所述打击块的上端面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托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下端面具有增摩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打击装置,包括:底座;载物台,其设置在底座上;两向行走机构,其设置在底座上;导向筒,其与行走台相连接,且导向筒内部具有导向腔;重块,其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腔内,重块采用可磁吸材料制成;打击块,其设置在导向腔的下端,且打击块的下端具有至少部分伸出到导向筒之外的撞针部,打击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感应重块的传感器;电磁吸附机构,其设置在打击块的上方一侧,且与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在重块敲击打击块后,向上吸附重块。本公开可在重块敲击打击块后通过电磁吸附机构及时向上吸附重块,可便于制作过程的进行,且可保持不同模型组间的上拉间隔一致,减少组间差异,提高模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军,刘斌,戎利民,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