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2416发布日期:2023-11-17 16: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极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


背景技术:

1、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具体症状为显著而持久的思维减缓、意志减退、心境低落、认知受损。抑郁症不仅损害患者本身的健康,更会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此引发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

2、当下抑郁症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治疗方式,激光照射是非药物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疗法,它可以使用自然日光照射,也可以使用人工光源,具有经济、见效快、无副作用的特点。经颅电刺激是另一种非药物疗法,具体方法是通过适时且适量强度的电刺激作用于脑部,使大脑皮层广泛放电,并重新激发脑内神经递质的发动和传递,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的作用,具有缩短疗程且疗效确切的特点。将光刺激和电刺激相结合,集合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点,可大大提高抑郁症治疗疗效。

3、现有的光电联合刺激设备,大多只是简单的将原本的激光刺激设备和经颅电刺激设备拼凑而成,使得激光刺激和经颅电刺激各有自己独立的输出口,线路繁多杂乱,尽管部分设备将光刺激口和经颅电刺激口按照队列方式前后依次有序排列,但这种队列结构,导致光刺激输出部位和电刺激输出部位无法完全集中一处,使得两种刺激的联合效果减弱。

4、现有的联合刺激输出口的设计由于结构设计的限制,导致光刺激输出口和经颅电刺激输出口无法高度集中到一个部位,导致针对同一部位的联合刺激效果减弱。在这种背景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这种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以解决现有的联合刺激输出口设计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电刺激组件和光刺激组件,所述电刺激组件包括环状外壳,所述环状外壳的外表面内壁上依次层叠固定有环状导电橡胶和环状吸水海绵,所述环状吸水海绵的表面与环状外壳的内表面相齐平,所述环状导电橡胶内插设有电刺激导线的一端,所述电刺激导线的另一端穿设环状硅胶外壳的外表面后与插头连接。

4、所述光刺激组件设置于电刺激组件的环状空心区域内构成同心结构,且光刺激组件与电刺激组件相固定,所述光刺激组件包括圆形外壳,所述圆形外壳的外表面内壁上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固定有灯珠,所述圆形外壳的内表面与环状外壳的内表面相齐平,所述灯珠连接有光刺激导线的一端,所述光刺激导线的另一端穿设铝基板和圆形外壳的外表面后与插头连接。

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刺激输出口的排列结构导致联合刺激输出效能降低的问题,设计了外围为电刺激组件和中心为光刺激组件的同心结构,形成一个以灯珠为中心输出光刺激,外周电极片释放电刺激的同心结构,从而使两种刺激输出高度集中于一个部位,充分发挥光电联合刺激的效能,提高光电联合刺激的治疗效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刺激组件和光刺激组件,所述电刺激组件包括环状外壳,所述环状外壳的外表面内壁上依次层叠固定有环状导电橡胶和环状吸水海绵,所述环状吸水海绵的表面与环状外壳的内表面相齐平,所述环状导电橡胶内插设有电刺激导线的一端,所述电刺激导线的另一端穿设环状硅胶外壳的外表面后与插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组件还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密封环状外壳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刺激组件还包括防水膜,所述防水膜密封圆形外壳的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采用激光灯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铝基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外壳采用环状硅胶外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外壳采用圆形硅胶外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光电联合刺激的电极片包括:电刺激组件包括环状外壳,环状外壳的外表面内壁上依次层叠固定环状导电橡胶和环状吸水海绵,环状吸水海绵表面与环状外壳内表面齐平,环状导电橡胶内插设电刺激导线一端,电刺激导线另一端穿设环状硅胶外壳的外表面后与插头连接;光刺激组件设置于电刺激组件的环状空心区域内构成同心结构,光刺激组件与电刺激组件固定,光刺激组件包括圆形外壳,圆形外壳外表面内壁上固定有基板,基板的表面固定有灯珠,圆形外壳内表面与环状外壳内表面齐平,灯珠连接光刺激导线一端,光刺激导线另一端穿设铝基板和圆形外壳的外表面后与插头连接,使两种刺激输出高度集中于一个部位,充分发挥光电联合刺激的效能。

技术研发人员:颜至远,刘飞廷,朱安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修普诺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