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

文档序号:35038836发布日期:2023-08-05 22: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注射器,具体为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


背景技术:

1、神经阻滞是将麻醉剂注入神经周围,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终止传导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注射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超声探头和注射器,具体的操作过程为:一名医生一只手固定超声探头,另一只手拿持穿刺针并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使穿刺针到达外周神经外膜处,然后再由另一位医生辅助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柄,从而将药物注入患者的神经周围。上述操作过程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2、1、由于超声成像的局限性和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当将穿刺针的针尖刺入神经系统时很难直接观察到针尖是否在神经外周,因而存在将穿刺针刺入神经内的风险,目前医生一般是通过感受注射时活塞柄的压力变化来判断穿刺针是否刺入神经内(神经内纤维较为密实,注射的压力会增大),由于每个人对压力的感知存在差异,因此现有的判断方式不够精准,容易造成错误判断,从而导致将药物注射至患者的神经内造成二次损伤。

3、2、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上述操作,且对人员的配合要求性较高,操作复杂、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可以解决现有的通过医生主观判断活塞柄的压力变化不够精确,以及在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完成导致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注射器本体包括穿刺针、注射筒以及活塞柄,还包括用于推动活塞柄的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推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推动组件的控制系统,壳体的轴向设置有滑动腔,推动组件设置在滑动腔内,注射器本体与滑动腔可拆卸地连接,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活塞柄运动,且推动组件与活塞柄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4、技术原理:使用时将注射器本体与注射装置连接,然后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使穿刺针刺入神经周围,启动注射装置利用推动组件推动活塞柄,推动的同时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压力变化,如果在注射的过程中压力增大或者超过一定值,则表明穿刺针很可能刺入了神经内,此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推动组件停止,进而停止药物注射;然后医生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重新调整针头的位置,调整好后再次启动注射装置,继续注射药物,直至将注射筒内的药物注射完毕,最后拔出穿刺针,并将注射器本体从注射装置中取出。

5、有益效果:

6、1、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出推动活塞柄时的压力变化,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医生主观判断压力变化进而判定穿刺针是否刺入神经内而言,本申请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判断,同时可避免人工偏差带来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减小由于人工误判所导致的神经内注射的问题。

7、2、通过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从而控制推动组件启停,无需其他人员配合注射,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降低了注射时的人力成本。

8、3、通过将注射器本体与滑动腔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只更换注射器本体,下一个患者需要注射时再将新的注射器本体与注射装置连接,不会造成相互污染,相比于将注射器与注射装置一体式设计,本申请的生产、使用成本更低。

9、进一步,推动组件包括螺纹杆以及与其螺纹连接的套筒,套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推动塞,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推动塞内。

10、有益效果:使用时推动塞与注射器的活塞柄直接接触,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推动塞内,可以实时且准确的检测出活塞柄上的压力变化。

11、进一步,推动塞与滑动腔滑动连接。

12、有益效果:滑动腔对推动塞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推动塞与活塞柄接触时能够稳定的推动活塞柄,从而将注射筒内的药物稳定地注射至患者的神经周围。

13、进一步,套筒远离推动塞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与滑动腔滑动连接。

14、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限位部对套筒进一步限位,可以更好的保证套筒稳定的做直线运动。

15、进一步,控制系统设置在壳体远离注射器本体的一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微型电机以及用于控制微型电机正反转的控制按钮,微型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微型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16、有益效果:通过按压不同的控制按钮,使套筒在滑动腔内上下移动,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操作的可行性。

17、进一步,控制按钮包括正推开关和反推开关,正推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反推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上侧壁。

18、有益效果:通过将正推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在注射药物时更加方便医生按压开关,从而将注射筒内的药物注射至神经周围;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本体取下,可以通过按压反推开关使套筒和推动塞上移收回,下次使用时直接将新的注射器本体安装在滑动腔内。

19、进一步,可拆卸连接包括卡接或螺纹连接。

20、进一步,滑动腔的内壁设置有插入槽和环形槽,插入槽为两个且竖直对应分布在滑动腔内,两个插入槽均与环形槽连通;注射筒远离穿刺针的端部设置有耳板,耳板与环形槽相互卡接。

21、有益效果:安装时先将注射筒上的耳板对准插入槽,然后向上推动注射筒,当耳板到达插入槽的顶部后旋转注射筒,使耳板卡接在环形槽中,操作简单。

22、进一步,滑动腔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注射筒上设置外螺纹,注射筒与滑动腔螺纹连接。

23、有益效果:通过螺纹实现注射筒与滑动腔的连接,可以进一步保证连接后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穿刺针、注射筒以及活塞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活塞柄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推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推动组件的控制系统,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滑动腔内,所述注射器本体与滑动腔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活塞柄运动,且推动组件与活塞柄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螺纹杆以及与其螺纹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推动塞,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推动塞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塞与滑动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远离推动塞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滑动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壳体远离注射器本体的一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微型电机以及用于控制微型电机正反转的控制按钮,所述微型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正推开关和反推开关,所述正推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所述反推开关设置在壳体的上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卡接或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腔的内壁设置有插入槽和环形槽,所述插入槽为两个且竖直对应分布在滑动腔内,两个插入槽均与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注射筒远离穿刺针的端部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与环形槽相互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腔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注射筒上设置外螺纹,所述注射筒与滑动腔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用注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测压的自动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注射器本体包括穿刺针、注射筒以及活塞柄,还包括用于推动活塞柄的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推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推动组件的控制系统,壳体的轴向设置有滑动腔,推动组件设置在滑动腔内,注射器本体与滑动腔可拆卸地连接,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活塞柄运动,且推动组件与活塞柄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通过医生主观判断活塞柄的压力变化不够精确,以及在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完成导致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张皓琳,卢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