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记设备

文档序号:34937495发布日期:2023-07-28 10:4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记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标记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精准放射治疗”,“精准放疗定位”概念被相应提出,而放射治疗中的模拟定位是整个放射治疗流程中重要性仅次于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一步,可以说做好模拟定位这一步,等于整个放射治疗成功了一半。患者在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定位时,放疗技师须在病人身上画定位线,以保证日后放射治疗时与定位时的体位保持一致,保证放疗的精准性。患者一旦确定放疗,都需要经过体膜制作、ct定位、靶区勾画、计划设计一系列流程,整个放疗流程时间需要1周到6周不等。

2、目前作体表标记,是用竹签蘸取染料在体表画痕,其后又出现一种标记笔,它们的共同缺陷是,是用染料涂画在体表作标记,在一个放疗周期(一般间隔一个月)这些标记往往被磨蹭脱落、丢失,就失去了放疗基准,直接影响放射的精度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记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记设备,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顶端设有延伸至外壳组件内部的施压组件;

3、外壳组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偏下方设有注射结构,注射结构的顶部固定有一对二号齿条,所述二号齿条的外侧皆咬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远离二号齿条的一侧咬合连接有一号齿条;

4、施压组件包括有套接与外壳内部偏上方的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底端与一对一号齿条顶端焊接固定,所述受力块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受力块的顶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底端设有与储液腔接通的一号管,所述缺口的一侧设有与气囊接通的二号管。

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右外壁焊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顶部设有与布条,布条通过子母扣与受力块外壁固定。

6、优选的,所述受力块左右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外壳外壁设有延伸至滑槽内部的滑块,滑块顶端与滑槽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7、优选的,所述注射结构包括十字框,所述十字框的内部设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十字框底端外侧的注射针组。

8、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内壁固定有基杆,且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底端设有延伸出受力块底端的内管,且内管的外壁套接有外管,外管底端与分支管接通。

10、优选的,所述一号管的端部位于储液腔内设有一号单向片,所述二号管的端部位于储液腔内设有二号单向片,且二号管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片。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压组件与注射结构的相互配合,将注射针组插入人体表皮以下,通过按压气囊对人体表皮下注射无毒无害液体,使之可更加持久的辅助与皮肤,从而保证后续放射的精度和治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标记设备,包括外壳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0)顶端设有延伸至外壳组件(100)内部的施压组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的左右外壁焊接有辅助块(180),所述辅助块(180)的顶部设有与布条,布条通过子母扣与受力块(210)外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210)左右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外壳(110)外壁设有延伸至滑槽内部的滑块,滑块顶端与滑槽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结构包括十字框(120),所述十字框(120)的内部设有分支管(140),所述分支管(140)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十字框(120)底端外侧的注射针组(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70)的内壁固定有基杆,且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10)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240)的底端设有延伸出受力块(210)底端的内管,且内管的外壁套接有外管,外管底端与分支管(140)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250)的端部位于储液腔(240)内设有一号单向片,所述二号管(260)的端部位于储液腔(240)内设有二号单向片,且二号管(260)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标记设备,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顶端设有延伸至外壳组件内部的施压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偏下方设有注射结构,注射结构的顶部固定有一对二号齿条,所述二号齿条的外侧皆咬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远离二号齿条的一侧咬合连接有一号齿条;施压组件包括有套接与外壳内部偏上方的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底端与一对一号齿条顶端焊接固定,所述受力块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本技术通过施压组件与注射结构的相互配合,将注射针组插入人体表皮以下,通过按压气囊对人体表皮下注射无毒无害液体,使之可更加持久的辅助与皮肤,从而保证后续放射的精度和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伟,白飞,许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