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1025发布日期:2023-11-17 21:2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穿刺固定,具体为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静脉穿刺是指使用无菌的操作方法,将静脉穿刺针穿刺进入静脉中,通常是用做抽血和输液来使用,静脉穿刺是临床较为基本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为了使静脉充盈,有利于静脉穿刺,医疗上常常采用橡胶管捆扎的方法,在四肢上捆扎橡胶管压脉带,其松紧是否合适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经验,在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进行穿刺时医护人员无法一手按住病人,一手进行静脉穿刺,一般需要其他人协助,既增加工作量又浪费科室人力资源的支出,就需要用到静脉穿刺固定装置。

2、但是现有的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大多采用橡胶管捆扎的方法,捆扎、取下比较麻烦,由于橡胶管与人体有效接触面积过小,造成单位面积下压力过大,在压紧静脉的同时也压迫了动脉血管,容易再次手臂淤血及在采血过程中血管塌陷,使病人感觉不适,对于少数危重患者、意识不清或者不配合的患者来说,无法握拳也就无法使静脉清晰的暴露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且现有的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很难将病人的手臂固定牢靠,容易出现跑针的情况,增加了病人的疼痛感,针对上述问题,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大多采用橡胶管捆扎的方法,捆扎、取下比较麻烦,且现有的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很难将病人的手臂固定牢靠,容易出现跑针的情况,增加了病人的疼痛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前后两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架底部前后两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架上端左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夹板。

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的右侧设置有旋转钮,所述螺纹丝杆的左侧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垫,通过旋转螺纹丝杆便于将该装置固定在救护车转送床的床边,避免病人动作过大导致穿刺管脱落的问题。

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弧面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增加了该装置的透气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

5、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夹板的下端左侧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夹板的下端右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架上端右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延伸至安装孔的内部,便于将病人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了跑针的情况发生。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端弧面的前后两端且位于弧形夹板的下端设置有充气垫,所述充气垫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充气垫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气囊,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调整压迫血管的程度,更好的使静脉血管充盈,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7、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上端右侧连接有单向阀,有效的阻止了充气垫内的气体反流,使充气垫内的气体保持充足,便于医护人员找到静脉血管。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前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抽拉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硅胶垫,便于病人手臂在固定时,手部的放置,避免手部没有支撑点感到不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螺纹丝杆,螺纹丝杆的右侧设置有旋转钮,螺纹丝杆的左侧连接有夹持块,夹持块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橡胶垫,第一固定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垫,通过旋转螺纹丝杆便于将该装置固定在救护车转送床的床边,避免病人动作过大导致穿刺管脱落的问题,固定架的上端弧面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增加了该装置的透气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弧形夹板的下端左侧与旋转轴转动连接,弧形夹板的下端右侧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固定架上端右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安装孔,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下端延伸至安装孔的内部,便于将病人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了跑针的情况发生,固定架上端弧面的前后两端且位于弧形夹板的下端设置有充气垫,充气垫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远离充气垫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气囊,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调整压迫血管的程度,更好的使静脉血管充盈,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气囊的上端右侧连接有单向阀,有效的阻止了充气垫内的气体反流,使充气垫内的气体保持充足,便于医护人员找到静脉血管,固定架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抽拉板,抽拉板的前侧安装有把手,抽拉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硅胶垫,便于病人手臂在固定时,手部的放置,避免手部没有支撑点感到不适。



技术特征:

1.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底部前后两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固定架(1)底部前后两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3),所述固定架(1)上端左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11),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夹板(12),所述弧形夹板(12)的下端左侧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夹板(12)的下端右侧安装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孔(14),所述固定架(1)上端右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安装孔(15),所述通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所述固定螺栓(16)的下端延伸至安装孔(15)的内部,所述固定架(1)上端弧面的前后两端且位于弧形夹板(12)的下端设置有充气垫(17),所述充气垫(17)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18),所述进气管(18)远离充气垫(17)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气囊(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螺纹丝杆(4),所述螺纹丝杆(4)的右侧设置有旋转钮(5),所述螺纹丝杆(4)的左侧连接有夹持块(6),所述夹持块(6)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橡胶垫(7),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垫(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弧面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9)的上端右侧连接有单向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抽拉板(21),所述抽拉板(21)的前侧安装有把手(22),所述抽拉板(21)的上端面设置有硅胶垫(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涉及穿刺固定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底部前后两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固定架底部前后两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固定架上端左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夹板。该救护车转送病人途中静脉穿刺固定装置,固定架上端弧面的前后两端且位于弧形夹板的下端设置有充气垫,充气垫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远离充气垫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延伸至外侧连接有气囊,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调整压迫血管的程度,更好的使静脉血管充盈,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气囊的上端右侧连接有单向阀,有效的阻止了充气垫内的气体反流。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倩,张霞,贺绍珍,叶凌云,李红梅,杨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北医疗区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