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装置

文档序号:36347268发布日期:2023-12-14 00:1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身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1、部分患者在行俯卧位通气时,需要使用到翻身垫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翻身,常见俯卧位通气翻转方式主要有三人法、翻身床、五人法和信封法,考虑到俯卧位通气治疗时的安全性与方便性,目前临床使用的俯卧位辅助工具多数是使用患者床单,但需要医务人员自行卷成信封式,并且需要全程攥紧,稍有松懈可能威胁患者安全,费时费力,且患者在进行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中,存在产生压疮的风险,基于此,我们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方便对患者进行翻身且能够避免压疮产生的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身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身装置,包括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所述第一气垫的顶部两侧对应缝制有多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插扣公扣,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插扣母扣,所述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一端均安装有用于充气的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一气垫的一侧缝制有第一牙链带,所述第二气垫的一侧缝制有第二牙链带,所述第一牙链带与第二牙链带啮合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垫的底部缝制有收纳袋。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纳袋的底部位于袋口处缝制有第三气垫,所述第三气垫的顶部一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收纳袋的底端缝制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所述第三气垫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充气口。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垫的两侧顶部均侧缝制有多个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气垫位于连接带的一侧底部缝制有多个第二把手,所述连接带位于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气垫底部呈弧形状。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患者躺在第一气垫表面后并对第一气垫充气,需要对患者翻身时,首先使用插扣公扣和插扣母扣配合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对患者进行固定,之后将第二气垫翻至第一气垫的顶部并将第一牙链带和第二牙链带连接完成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固定,然后通过第一充气口对第二气垫进行充气,第二气垫受气膨胀后,通过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对患者进行包裹固定,使得翻身时患者在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中位置不会偏移,通过该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固定,进而医护人员无需时刻攥紧床单,而通过对第三气垫进行充气后,第三气垫膨胀后方便对患者进行翻身,通过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使得患者再行俯卧位治疗时能够有效避免压疮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翻身装置,包括第一气垫(1)和第二气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1)的顶部两侧对应缝制有多根第一固定带(3)和第二固定带(4),所述第一固定带(3)的一端安装有插扣公扣(5),第二固定带(4)的一端安装有插扣母扣(6),所述第一气垫(1)与第二气垫(2)之间通过连接带(7)连接,所述第一气垫(1)与第二气垫(2)的一端均安装有用于充气的第一充气口(14),所述第一气垫(1)的一侧缝制有第一牙链带(8),所述第二气垫(2)的一侧缝制有第二牙链带(9),所述第一牙链带(8)与第二牙链带(9)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1)的底部缝制有收纳袋(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10)的底部位于袋口处缝制有第三气垫(11),所述第三气垫(11)的顶部一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12),所述收纳袋(10)的底端缝制有第二魔术贴(13),所述第一魔术贴(12)与第二魔术贴(13)粘接,所述第三气垫(1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充气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1)的两侧顶部均侧缝制有多个第一把手(16),所述第一气垫(1)位于连接带(7)的一侧底部缝制有多个第二把手(17),所述连接带(7)位于第一把手(16)与第二把手(1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垫(11)底部呈弧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身装置,包括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第一气垫的顶部两侧对应缝制有多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插扣公扣,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插扣母扣,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一端均安装有用于充气的第一充气口,第一气垫的一侧缝制有第一牙链带,第二气垫的一侧缝制有第二牙链带,第一牙链带与第二牙链带啮合连接,通过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对患者进行包裹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三气垫从而方便患者翻身,且通过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能够避免患者产生压疮。

技术研发人员:寿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