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2288发布日期:2023-09-14 01: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属于腹腔引流管固定件。


背景技术:

1、腹腔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腹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腹部手术后通常需要留置腹腔引流管以引流腹腔内的液体,留置腹腔引流管往往会因为患者的动作而产生位移,因此需要利用固定板将引流管固定,现有的固定板在使用时,通常是利用固定板顶部的管夹将引流管卡住,固定板底部设置粘贴层,将离型纸取下后将固定板粘贴在患者身体上,但是现有的固定方式会存在以下缺陷:

2、固定板通常是直板,由于人体皮肤存在弧度,因此固定板并不能够完全与身体贴合,影响固定板与身体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包括:主体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置于主体机构顶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连接板、弯折部、板体、滑板、管夹,所述板体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板滑动置于滑槽内,滑板顶部设置有管夹,两个管夹同轴,所述板体两端均设置弯折部,弯折部外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粘结部,离型纸覆盖置于粘结部底部;

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杆、限位板,所述滑槽内设置滑杆,滑杆两端分别置于滑槽两内壁上,滑杆沿板体长度方向设置,滑板套置于滑杆上,滑板和滑杆形成滑动结构,滑板侧壁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悬空设置,螺杆螺接置于限位板上,螺杆贯穿限位板,螺杆底部设置压板;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厚度大于板体厚度,连接板底部位于板体底部下方,连接板和板体底部形成卡接槽,且板体底部设置有粘结部并覆盖设有离型纸;

5、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顶部设置旋钮,所述压板与螺杆转动连接,压板底部设置有摩擦块;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端部设置有把手;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压板顶部设置限位杆,限位杆顶部插置于限位槽内,限位杆顶部与限位槽顶部预留间隙;

8、进一步的,所述管夹由两个敞口方向相反的卡块组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一、板体两端设置弯折部,使得连接板能够与板体之间任意改变角度,使得整体与皮肤贴合更紧密,提高固定效果;

11、二、能够改变管夹在板体上方的位置,方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防止引流管弯折而影响导流效果;

12、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置于主体机构顶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连接板(2)、弯折部、板体(4)、滑板(10)、管夹(5),所述板体(4)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板(10)滑动置于滑槽内,滑板(10)顶部设置有管夹(5),两个管夹(5)同轴,所述板体(4)两端均设置弯折部,弯折部外端与连接板(2)连接,所述连接板(2)底部设置有粘结部(8),离型纸(7)覆盖置于粘结部(8)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杆(12)、限位板(11),所述滑槽内设置滑杆(12),滑杆(12)两端分别置于滑槽两内壁上,滑杆(12)沿板体(4)长度方向设置,滑板(10)套置于滑杆(12)上,滑板(10)和滑杆(12)形成滑动结构,滑板(10)侧壁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悬空设置,螺杆(13)螺接置于限位板(11)上,螺杆(13)贯穿限位板(11),螺杆(13)底部设置压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厚度大于板体(4)厚度,连接板(2)底部位于板体(4)底部下方,连接板(2)和板体(4)底部形成卡接槽(9),且板体(4)底部设置有粘结部(8)并覆盖设有离型纸(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3)顶部设置旋钮(6),所述压板(16)与螺杆(13)转动连接,压板(16)底部设置有摩擦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端部设置有把手(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4),压板(16)顶部设置限位杆(15),限位杆(15)顶部插置于限位槽(14)内,限位杆(15)顶部与限位槽(14)顶部预留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5)由两个敞口方向相反的卡块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板,属于腹腔引流管固定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置于主体机构顶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连接板、弯折部、板体、滑板、管夹,所述板体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板滑动置于滑槽内,滑板顶部设置有管夹,两个管夹同轴,所述板体两端均设置弯折部,弯折部外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粘结部,离型纸覆盖置于粘结部底部,板体两端设置弯折部,使得连接板能够与板体之间任意改变角度,使得整体与皮肤贴合更紧密,提高固定效果,能够改变管夹在板体上方的位置,方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防止引流管弯折而影响导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茜晓格,孙秀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