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5645423发布日期:2023-10-06 09:1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于一些呼吸道或者其他不能自主呼吸的的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辅助治疗。但是关于气管插管的固定,现在技术中,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法。一般采用棉布打死结加医用胶布进行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法,固定不牢固,易脱落,切口处渗液易掉落在固定装置上造成污染,胶布长时间粘在皮肤上易造成皮肤过敏溃烂。而现有技术中不方便观察到气管固定装置被污染,导致气管固定装置更换不及时,损伤患者皮肤。

2、并且,随着家庭有创机械通气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气切套管出院。对于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方便操作又要保障安全性。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固定装置必须要将原有的固定装置完全解开才能更换新的固定装置,更换时气管存在不确定的空档时间,这样大大增加了气管切开套管脱出或移位的风险。而且这种情况下需要双人配合更换,一人负责更换固定装置,另一人负责手工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增加了更换操作的难度,更换时的安全性也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所述的这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固定装置容易损伤患者颈部皮肤、难以观察到气管固定装置被污染、更换操作不方便、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个颈部垫,所述的颈部垫的一侧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勾面位于第一连接带的端部,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颈部垫的另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带,任意一个第二连接带的端部均各自连接有一个锁扣,颈部垫的内侧面、第一连接带的内侧面或者第二连接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汗液检测装置。

3、进一步的,所述的汗液检测装置由ph试纸构成。

4、进一步的,所述的ph试纸设置在颈部垫的内侧面,颈部垫呈透明状,方便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5、进一步的,所述的颈部垫上设置有头部固定带。

6、进一步的,所述的颈部垫由硅胶构成。

7、进一步的,所述的颈部垫设置有柔性保护垫,可对颈部起到保护作用。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采用一个颈部垫、一个魔术贴和两个锁扣将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减少对皮肤的损伤,颈部垫采用硅胶材质,方便清洁,减少更换频率,与皮肤兼容性强;利用汗液检测装置对汗液、渗液进行检测,可及时发现固定装置被污染,及时更换。通过对固定方式的改良,在更换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对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大大减少气管切开套管脱出或移位的风险,更换时能够实现单人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颈部垫(1),所述的颈部垫(1)的一侧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带(2),第一连接带(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勾面位于第一连接带(2)的端部,第一连接带(2)上设置有刻度线(3),所述的颈部垫(1)的另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带(4),任意一个第二连接带(4)的端部均各自连接有一个锁扣(5),颈部垫(1)的内侧面、第一连接带(2)的内侧面或者第二连接带(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汗液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汗液检测装置由ph试纸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试纸设置在颈部垫(1)的内侧面,颈部垫(1)呈透明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部垫(1)上设置有头部固定带(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部垫(1)由硅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部垫(1)设置有柔性保护垫。


技术总结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包括颈部垫,所述的颈部垫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勾面位于第一连接带的端部,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颈部垫的另一侧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带,任意一个第二连接带的端部均各自连接有一个锁扣,颈部垫的内侧面、第一连接带的内侧面或者第二连接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汗液检测装置。本技术采用一个颈部垫、一个魔术贴和两个锁扣将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牢固;利用汗液检测装置对汗液、渗液进行检测,可及时发现固定装置被污染,及时更换。在更换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对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大大减少气管切开套管脱出或移位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邱樑丽,马蓉,罗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