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

文档序号:36294655发布日期:2023-12-07 04:1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


背景技术:

1、中医耳穴压豆技术在中医临床中使用是很广泛的技术,人的耳朵上一共有多个穴区,它是按照一个人的全息投影来分布这些穴位,像耳轮的上面有直肠、尿道、外生殖器、肛门和耳尖,耳尖经常用来治疗发热这样的疾病,耳周上面它有指、腕、肘、尖和锁骨,在耳甲的这个位置对应的是脏腑,上限位有心、肺、肾、膀胱、肝、胆、胃、食道这些区域等等,中医耳穴压豆法,是使用透明贴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2、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通过镊子或者止血钳在贴敷上取耳穴压豆的药物在贴附于患者耳朵上,使用镊子或止血钳时一旦操作不当,镊子或止血钳前端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甚至伤害到患者耳朵皮肤。

3、中国专利号cn203634471 u公开了一种耳穴压豆笔,通过左右推动弹片 9可以进行调整,当调整合适后,进行探寻耳穴。当患者感到酸麻胀痛时确定穴位,然后用吸唇 1 压在豆模上,用手捏橡胶气囊 3,会使吸唇 1 产生负压,从而把豆模吸附在吸唇 1上,最后把豆模放在找好的穴位上进行压豆操作即可;但该设计通过手捏橡胶气囊产生负压,吸力较小,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3、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筒,所述第一筒的顶部设有固定管,固定管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真空管道,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吸盘,吸盘上设有与真空管道连通的孔,所述第二筒内设有真空马达,真空马达的吸气口通过软管与固定管连接,所述第一筒上设有控制按钮。

4、进一步,所述第一筒的一侧设有第二筒,第二筒内设有可充电电池。

5、进一步,所述第一筒的内下部设有电路板,真空马达、控制按钮及可充电电池分别通过导线与电路板连接。

6、进一步,所述第一筒上设有中空凸柱,中空凸柱内壁与控制按钮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按钮为点动按钮。

7、进一步,所述真空管道包括粗管、细管和安装调节件,所述粗管的一端与固定管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细管连接,粗管的管身上设有安装调节件。

8、进一步,所述粗管与固定管插接或螺接连接。

9、进一步,所述第一筒和第二筒为连体式结构。

10、进一步,所述第一筒上设有排气口或排气孔,当配置为排气孔时真空马达的排气口通过软管与排气孔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第一筒的一侧设有穴位探针,穴位探针通过铰接件转动安装在第一筒上。

12、进一步,第一筒的外侧设有照明万向管,照明万向管的一端固定有照明灯。

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4、1、只需手动按压控制按钮,即可使真空马达工作产生负压,通过吸盘吸取耳豆贴,操作更方便,吸力更稳定,避免转移过程中发生脱落。

15、2、通过设置安装调节件可以便于施加扭矩力或插紧力,避免细管变形,真空管道采用粗管和细管的形式,细管一方面可以便于操作防止与耳廓产生干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入口吸力。

16、3、不易伤害到患者耳朵内的皮肤,使患者易舒适,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中医的治疗,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压力。

17、4、通过设置照明万向管,照明万向管的一端固定有照明灯,通过转到照明万向管可以调节照明灯位置,从而便于光线不足时,照亮患者耳廓穴位,从而方便精准定位。



技术特征:

1.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第一筒(2),所述第一筒(2)的顶部设有固定管(7),固定管(7)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真空管道,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吸盘(11),吸盘(11)上设有与真空管道连通的孔(12),所述第一筒(2)的一侧设有第二筒(3),所述第二筒(3)内设有真空马达(13),真空马达(13)的吸气口通过软管(14)与固定管(7)连接,所述第一筒(2)上设有控制按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筒(3)内设有可充电电池(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的内下部设有电路板(16),真空马达(13)、控制按钮(5)及可充电电池(15)分别通过导线(17)与电路板(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上设有中空凸柱(4),中空凸柱(4)内壁与控制按钮(5)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按钮(5)为点动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包括粗管(9)、细管(10)和安装调节件(8),所述粗管(9)的一端与固定管(7)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细管(10)连接,粗管(9)的管身上设有安装调节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9)与固定管(7)插接或螺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和第二筒(3)为连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上设有排气口或排气孔(6),当配置为排气孔(6)时真空马达(13)的排气口通过软管(14)与排气孔(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的一侧设有穴位探针(19),穴位探针(19)通过铰接件(18)转动安装在第一筒(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筒(2)的外侧设有照明万向管,照明万向管的一端固定有照明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动吸附耳穴压豆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筒,第一筒的顶部设有固定管,固定管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真空管道,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吸盘,吸盘上设有与真空管道连通的孔,第二筒内设有真空马达,真空马达的吸气口通过软管与固定管连接,第一筒上设有控制按钮。本技术只需手动按压控制按钮,即可使真空马达工作产生负压,通过吸盘吸取耳豆贴,操作更方便,吸力更稳定,避免转移过程中发生脱落,通过设置安装调节件可以便于施加扭矩力或插紧力,避免细管变形,真空管道采用粗管和细管的形式,细管一方面可以便于操作防止与耳廓产生干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入口吸力,不易伤害到患者耳朵内的皮肤,使患者易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燕,伍建光,刘言薇,裘锋锋,杜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