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4870发布日期:2023-11-06 20:3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平车。


背景技术:

1、医用平车在医院中一般用于患者的转运,例如,移动不便的患者需要由一个房间转运至另一个房间时,往往会使用转运车进行转运。

2、在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将医护人员抱起患者,将患者移动到平车上,待到达目的地时,再将患者由平车上移动到病床上。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抱起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一手托腰,另一手托腿弯处,然后,再将患者抱起移动,一方面,一些患者并不适合此种姿势移动,另一方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的发生。

3、因此,亟需一种方便患者移动的医用平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平车,用以解决现有的平车使用过程中,患者移动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平车,包括:

3、医用平车主体;

4、床板,设置在所述医用平车主体上;

5、床单,放置在所述床板上;

6、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床单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床单边缘可拆卸连接;

7、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床单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床单边缘可拆卸连接;其中,

8、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内壁分别设有向轴心延伸的棘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外壁分别设有棘爪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棘爪组件和所述棘齿互锁。

9、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凹槽;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主体和簧片,所述棘爪主体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转动端和摆动端,所述转动端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摆动端与所述棘齿齿合;所述簧片为弧形结构,所述簧片的中部抵接在所述棘爪主体,所述簧片的两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

10、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床单的宽度大于所述床板的宽度,所述床单中部置于所述床板上,延伸出所述床板外的部分所述床单分别对应的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周壁上。

11、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单上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设置在所述床单宽度方向与所述床板宽度等宽的位置,且所述魔术贴设置在所述床单靠近所述床板的一侧,以使所述延伸出所述床板外的部分所述床单对应的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周壁上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魔术贴粘接在缠绕的床单上。

12、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套管,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径向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有所述棘齿,另一端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且置于所述套管内;其中,

13、所述套管的两端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以使所述套管周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套管两端的内螺纹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螺纹螺接。

14、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床单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延长布,所述延长布远离所述床单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延长布的宽度小于所述床单的宽度。

15、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棘爪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的长度,以使部分所述棘爪组件裸露在所述通孔外。

16、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还包括四个挡片,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挡片,且所述挡片置于所述棘爪组件和所述床单之间,以便阻止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向所述床单的中心移动。

17、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医用平车主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与所述医用平车主体转动连接。

18、可实施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床单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边缘弯曲一定角度,并与所述床单连接,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分别插入所述筒状结构,以便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床单的可拆卸连接。

1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申请一种医用平车的医用平车主体上设置床板,在床板上放置床单,床单的四周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并且在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棘爪组件,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和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棘齿,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一端,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并利用棘爪组件和棘齿互锁,利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撑起床单,这样在移动患者时,两个医护人员,相对站立,一个医护人员手持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或者手持第一伸缩杆,另一个医护人员手持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或者手持第二伸缩杆,即可抬起床单,将患者由平车上移动到病床上。再将患者移动至病床上后,利用床单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可拆卸连接,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床单分离,这样,床单就留在了病床上,然后在取用另外一个床单铺设在床板上,并在该床单的四周连接上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以便下次使用。而留在病床上的床单,可以利用患者身体的左右翻滚,将床单取出。上述结构,能够方便的将患者由平车上移动至病床上,在平移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的动作,利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床单分离的结构,可以方便床单的替换,尤其在比较繁忙的时候,可以方便的进行下一位患者的转运,待不忙的时候,再取下病床上的床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凹槽;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主体和簧片,所述棘爪主体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转动端和摆动端,所述转动端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摆动端与所述棘齿齿合;所述簧片为弧形结构,所述簧片的中部抵接在所述棘爪主体,所述簧片的两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的宽度大于所述床板的宽度,所述床单中部置于所述床板上,延伸出所述床板外的部分所述床单分别对应的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单上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设置在所述床单宽度方向与所述床板宽度等宽的位置,且所述魔术贴设置在所述床单靠近所述床板的一侧,以使所述延伸出所述床板外的部分所述床单对应的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周壁上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魔术贴粘接在缠绕的床单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套管,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径向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有所述棘齿,另一端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且置于所述套管内;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延长布,所述延长布远离所述床单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延长布的宽度小于所述床单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的长度,以使部分所述棘爪组件裸露在所述通孔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挡片,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挡片,且所述挡片置于所述棘爪组件和所述床单之间,以便阻止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向所述床单的中心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平车主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与所述医用平车主体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边缘弯曲一定角度,并与所述床单连接,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分别插入所述筒状结构,以便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床单的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平车。一种医用平车包括医用平车主体;床板,设置在医用平车主体上;床单,放置在床板上;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床单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床单边缘可拆卸连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床单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与床单边缘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内壁分别设有向轴心延伸的棘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外壁分别设有棘爪组件,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一端,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棘爪组件和棘齿互锁。提高了患者转运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