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1928发布日期:2023-10-14 19:3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艾棒灰防烫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


背景技术:

1、针灸和艾灸,在中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也有针灸和艾灸的结合,将针灸针插接在艾棒下侧,两者结合使用,不管是艾棒单独使用,还是与针灸针的结合,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艾棒燃烧的灰会整块落下,烫伤患者,因此,如何解决艾棒灰的问题,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包括封闭的容器,容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传热的透气孔,且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供艾棒插入的开口。开口用于艾棒的插入。透气孔可以透气,便于艾棒的燃烧,同时便于热量和烟向下传递,而艾棒灰因为是整块掉落,会被挡住,透气孔的直径比较小,两个毫米以内,艾棒灰不会掉落。同时,有个透气孔位于正中间,位于艾棒下侧的针灸针能够穿过。这里可以用于艾棒和针灸针的结合,也可以是直接使用的艾棒。

3、还包括设置在容器一侧内腔相连通的艾棒灰收集机构,容器翻转时能够将艾棒灰翻转到收集机构内。便于对艾棒灰的收集,避免堵住透气孔,保证热量和空气的传递。

4、优选的,收集机构包括连接在容器一侧的内腔连通的封闭状的收集器,且收集器的底部下凹以便收集艾棒灰。容器向收集器一侧转动,即可收集灰尘。

5、优选的,容器呈球形。没棱角,容易清洁,也方便旋转滑动内侧的艾棒灰。

6、优选的,收集器呈球形。没棱角,容易清洁,方便倒出收集的艾棒灰。

7、优选的,收集器和容器均为透明的玻璃材质。便于观察艾棒的燃烧情况。

8、优选的,容器的开口处设置有便于艾棒插入的插管。便于固定艾棒,保持竖直。优选的,插管的截面呈半环形以方便艾棒放入。插管直径可以粗一点,便于艾棒的插入。

9、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插管上对艾棒固定的固定机构。将艾棒固定在插管上,可以手捏,将艾棒固定在插管上。

10、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套接在插管周向上的绷带。通过绷带进行固定,也可以是橡胶套,弹性固定。

11、优选的,绷带的一端固定在插管上,且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以调节松紧。这样松紧可调,打开也方便,直接撕开或者缠绕就行。

12、优选的,插管为透明的玻璃材质。便于观察艾棒。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艾棒点燃后插入到容器内,通过透气孔对皮肤加热熏蒸,当艾棒灰落下时,会整块落下,聚集在容器底部,转动容器,艾棒灰会滑入到收集器内,保证容器底部的透气和热传导,保证熏蒸效果;

15、2、插管呈半环形,结合绷带,固定艾棒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包括封闭的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传热的透气孔(2),且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供艾棒(3)插入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连接在容器(1)一侧的内腔连通的封闭状的收集器(4),且收集器(4)的底部下凹以便收集艾棒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呈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4)呈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4)和容器(1)均为透明的玻璃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开口处设置有便于艾棒(3)插入的插管(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5)的截面呈半环形以方便艾棒(3)放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插管(5)上对艾棒(3)固定的固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接在插管(5)周向上的绷带(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6)的一端固定在插管(5)上,且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以调节松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5)为透明的玻璃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艾灸结合用防落灰烫伤器,包括封闭的容器,容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传热的透气孔,且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供艾棒插入的开口。开口用于艾棒的插入。透气孔可以透气,便于艾棒的燃烧,同时便于热量和烟向下传递,而艾棒灰因为是整块掉落,会被挡住,透气孔的直径比较小,两个毫米以内,艾棒灰不会掉落。同时,有个透气孔位于正中间,位于艾棒下侧的针灸针能够穿过。这里可以用于艾棒和针灸针的结合,也可以是直接使用的艾棒。还包括设置在容器一侧内腔相连通的艾棒灰收集机构,容器翻转时能够将艾棒灰翻转到收集机构内。便于对艾棒灰的收集,避免堵住透气孔,保证热量和空气的传递。

技术研发人员:杨琴,秦巧莲,葛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海县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