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伤包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8921发布日期:2024-03-13 20:4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伤包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普外科外伤包扎,具体为一种外伤包扎机。


背景技术:

1、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外伤是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2、但是,目前,普外科在对外伤进行包扎时,大多还是采用传统人工包扎为主,手工包扎需要浪费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手工包扎对医务人员水平要求较高,使外伤处理过程变得繁琐复杂,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伤包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普外科在对外伤进行包扎时,手工包扎需要浪费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手工包扎对医务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伤包扎机,包括支撑板、收纳筒和工作壳,所述工作壳的顶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工作壳的内部对称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移动壳,且移动壳活动贯穿导向槽,所述移动壳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一号通槽,所述移动壳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圆环槽,所述移动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导向圆环槽相嵌合,所述移动壳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壳,且安装壳位于一号通槽的外部,所述安装壳的内壁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旋转环相啮合。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对称连接有四组滑轮。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正面贯穿啮合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收纳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与工作壳的底端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旋转环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消毒筒,所述消毒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遮挡盖,且遮挡盖与消毒筒可拆卸连接。

6、优选的,所述消毒筒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二号通槽,所述消毒筒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7、优选的,所述消毒筒的内壁连接有多组紫外线灯管,且紫外线灯管位于定位杆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工作壳的顶部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位于导向槽的一侧,所述支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移动壳,通过一号电机运行工作中,旋转轴可以带动移动壳在工作壳的上方进行左右移动,通过二号电机工作运行,通过齿轮与旋转环的外侧进行活动啮合连接,通过导向圆环槽对固定柱进行圆环导向限位,可以使旋转环在移动壳的内部进行旋转转动,带动消毒筒进行旋转转动,从而实现包扎机对普外科外伤人员的胳膊或腿部受伤位置进行自动往复包扎,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劳动量,有效提高普外科外伤包扎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



技术特征:

1.一种外伤包扎机,包括支撑板(1)、收纳筒(2)和工作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壳(3)的顶部对称贯穿开设有导向槽(301),所述工作壳(3)的内部对称连接有一号电机(302),所述一号电机(302)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303),所述旋转轴(30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移动壳(4),且移动壳(4)活动贯穿导向槽(301),所述移动壳(4)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一号通槽(401),所述移动壳(4)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圆环槽(402),所述移动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环(403),所述旋转环(403)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柱(404),且固定柱(404)与导向圆环槽(402)相嵌合,所述移动壳(4)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壳(405),且安装壳(405)位于一号通槽(401)的外部,所述安装壳(405)的内壁连接有二号电机(406),所述二号电机(406)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407),且齿轮(407)与旋转环(403)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伤包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对称连接有四组滑轮(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伤包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连接有收纳筒(2),所述收纳筒(2)的正面贯穿啮合连接有螺纹杆(201),所述收纳筒(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202),且移动杆(202)与工作壳(3)的底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伤包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403)的底部内壁连接有消毒筒(5),所述消毒筒(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遮挡盖(501),且遮挡盖(501)与消毒筒(5)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伤包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筒(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二号通槽(502),所述消毒筒(5)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5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伤包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筒(5)的内壁连接有多组紫外线灯管(504),且紫外线灯管(504)位于定位杆(503)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伤包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壳(3)的顶部连接有支杆(6),且支杆(6)位于导向槽(301)的一侧,所述支杆(6)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6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伤包扎机,包括支撑板、收纳筒和工作壳,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移动壳,所述移动壳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圆环槽,所述移动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移动壳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壁连接有二号电机。本技术通过安装有移动壳,通过一号电机运行工作中,通过二号电机工作运行,通过齿轮与旋转环的外侧进行活动啮合连接,可以使旋转环在移动壳的内部进行旋转转动,带动消毒筒进行旋转转动,从而实现包扎机对普外科外伤人员的胳膊或腿部受伤位置进行自动往复包扎,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劳动量,有效提高普外科外伤包扎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伟,马青山,崔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