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伤口清理,尤其涉及一种伤口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普外科医生为了减少患者肢体的伤口出现感染,并促进组织的修复,从而就需要及时的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伤口用水清理,以实现对异物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伤口清理是保证伤口痊愈的重要步骤,而医务人员在清理患者伤口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清创车。
2、目前,现有的清创车其本身在使用,首先需要将患肢置于适当的位置,而后医务人员则会手持喷头用冲洗液清理患者的伤口,当患者的年龄较小时,其自控能力较差,从而难以忍受伤口清理过程中的疼痛,即会在冲洗的过程中下意识的躲避或反抗,从而会使得冲洗液四处滴落,且在患者躲避的过程中可能会误碰到冲洗喷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伤口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包括清创车,所述清创车的上方设置有网格板,且网格板的内部对称卡合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且第一限位板的上侧分布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槽洞,且槽洞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内部插设有螺杆,且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一限位板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内壁固定胶合有橡胶垫。
5、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上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杆,且引导杆延伸至第二限位板之中,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引导杆相适配的卡槽。
6、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纵切面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网格板的侧边对称安装有电动滑台,所述移动块的内侧延伸至电动滑台之中。
7、优选的,所述网格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对接块,且对接块通过对接杆与清创车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清创车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围板,且围板的侧边开设有放入槽。
9、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的外侧均匀分布有防滑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患肢的限位,从而可有效防止较小年纪的患者在伤口清理时躲避,即防止患肢上残留的冲洗液溅至地面,且可实现对患者伤口的保护。
12、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围板和放入槽,在使用时,通过围板的设置,即可实现对清创车上侧的包围,从而防止冲洗液出现飞溅的情况,配合有放入槽的开设,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将患肢放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
1.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包括清创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创车(1)的上方设置有网格板(2),且网格板(2)的内部对称卡合有移动块(3),所述移动块(3)的上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4),且第一限位板(4)的上侧分布有第二限位板(5),所述第二限位板(5)的内部开设有槽洞,且槽洞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套(6),所述螺套(6)的内部插设有螺杆(7),且螺杆(7)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一限位板(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4)和第二限位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内壁固定胶合有橡胶垫(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4)上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杆(10),且引导杆(10)延伸至第二限位板(5)之中,所述第二限位板(5)的内部开设有与引导杆(10)相适配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的纵切面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网格板(2)的侧边对称安装有电动滑台(11),所述移动块(3)的内侧延伸至电动滑台(11)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2)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对接块(12),且对接块(12)通过对接杆(13)与清创车(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创车(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围板(14),且围板(14)的侧边开设有放入槽(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8),且转动块(8)的外侧均匀分布有防滑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