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708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肢体抬高装置的,特别是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由于人的动脉是从心脏向外周射血而静脉是从外周向内回流血,因此骨折可能会导致腿部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进而引起肢体肿胀和血栓的产生。目前,临床上常常采用抬高患肢的方式以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此种方式不但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局部的疼痛,对骨折的恢复有较好的帮助。

2、市面上现有的用于抬高患肢的物品多为垫枕,如公告号为cn215459592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医疗辅助装置以及公告号为cn209596098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此类垫枕在使用时需要放置在床面上,较为挤占床面空间。此外,骨折手术后患者的脚部并不一定需要一直抬高。医护人员不但在夜间需要将患者的下肢放平以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在白天时也需要间断性地将患者的下肢放平以辅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如收缩骨折周围肌肉以使肌肉强度增加,同时提高骨折端的稳定性以促进骨折愈合。若采用此类垫枕以抬高患肢,就会导致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搬移垫枕,整体操作十分麻烦。

3、还有部分厂商选择采用吊架将患肢吊高,不但不占用床面空间,还可快捷地实现患肢的抬高与放平,如公告号为cn214806512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医用多功能下肢抬高锻炼装置以及公告号为cn217828334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下肢骨折术后手拉式腿部被动抬高康复锻炼装置。但是,此类吊架由于在使用前需要先调整尺寸再固定于病床的上方,整体安装过程较为麻烦,因此一旦完成安装则会保留较长的时间,而长期固定于床尾的吊架又容易对医护人员在诊治和护理时的操作和视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被此类吊架所吊起的患肢还十分容易在空中晃动,进而影响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会占用床面空间,也不易在抬升期间出现患肢自由晃动的现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包括立柱、底座、高度调节机构、垫枕、支撑架、夹具、滑块和控制器,所述立柱竖向设置且固定在底座之上,所述立柱的侧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之中且由高度调节机构驱动而沿着滑槽上下滑移以调节高度,所述支撑架与滑块相固定,所述垫枕放置在支撑架的顶面,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和夹具均安装在立柱之上,所述控制器与高度调节机构电连接。

3、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电机、卷筒和绳丝,所述立柱的顶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滑槽之间设有通槽,所述滑块的一端沿着通槽伸入盲孔之中,所述卷筒横向设置在立柱的顶部且由电机驱动自转,所述绳丝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之上而另一端在缠绕卷筒若干圈之后伸入盲孔内并与滑块相固定。

4、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为可横向伸缩的伸缩架。

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基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基台之上设有与支撑架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杆槽,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中部相铰接并共同形成x杆组,若干组所述x杆组横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组x杆组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首尾相铰接并共同形成伸缩基体,位于所述伸缩基体的头部的x杆组的第一支杆的自由端与基台相铰接而第二支杆的自由端则滑动连接在杆槽内。

6、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面还设有若干个万向轮。

7、作为优选,所述夹具包括u型板、夹板和螺栓,所述夹板位于u型板的夹口之中,所述螺栓的螺杆底端在拧过u型板的其中一块板段之后通过轴承与夹板可转动式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由一上一下设置的上柱体和下柱体构成,所述上柱体的底端与下柱体的顶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滑块和夹具分别位于上柱体和下柱体之上。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通过联用立柱、底座、高度调节机构、垫枕、支撑架、夹具、滑块和控制器,可先利用夹具将立柱固定在床边,再利用高度调节机构驱动滑块沿着立柱的滑槽上下滑移以调节与滑块相固定的支撑架的高度,从而与垫枕相配合以最终完成患肢的抬高,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会占用床面空间,也不易在抬升期间出现患肢自由晃动的现象;

11、2)通过采用基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共同构成可横向伸缩的伸缩架以作为支撑架,可根据所需自由控制支撑架的自由端与立柱的间距,从而快速调节垫枕的横向位置以便于患肢的抬升;

12、3)通过使立柱由一上一下设置的上柱体和下柱体构成,同时使上柱体的底端与下柱体的顶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式连接,可利用转动上柱体的方式将支撑架和垫枕从床面的上方转开,从而在不拆卸下装置的条件下快速避免支撑架和垫枕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影响。

13、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底座(2)、高度调节机构(3)、垫枕(4)、支撑架(5)、夹具(6)、滑块(7)和控制器,所述立柱(1)竖向设置且固定在底座(2)之上,所述立柱(1)的侧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7)滑动连接在滑槽之中且由高度调节机构(3)驱动而沿着滑槽上下滑移以调节高度,所述支撑架(5)与滑块(7)相固定,所述垫枕(4)放置在支撑架(5)的顶面,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和夹具(6)均安装在立柱(1)之上,所述控制器与高度调节机构(3)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电机(31)、卷筒(32)和绳丝(33),所述立柱(1)的顶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滑槽之间设有通槽,所述滑块(7)的一端沿着通槽伸入盲孔之中,所述卷筒(32)横向设置在立柱(1)的顶部且由电机(31)驱动自转,所述绳丝(33)的一端固定在卷筒(32)之上而另一端在缠绕卷筒(32)若干圈之后伸入盲孔内并与滑块(7)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为可横向伸缩的伸缩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基台(51)、第一支杆(52)和第二支杆(53),所述基台(51)之上设有与支撑架(5)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杆槽(511),所述第一支杆(52)和第二支杆(53)的中部相铰接并共同形成x杆组,若干组所述x杆组横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组x杆组的第一支杆(52)和第二支杆(53)的首尾相铰接并共同形成伸缩基体,位于所述伸缩基体的头部的x杆组的第一支杆(52)的自由端与基台(51)相铰接而第二支杆(53)的自由端则滑动连接在杆槽(51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面还设有若干个万向轮(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6)包括u型板(61)、夹板(62)和螺栓(63),所述夹板(62)位于u型板(61)的夹口之中,所述螺栓(63)的螺杆底端在拧过u型板(61)的其中一块板段之后通过轴承与夹板(62)可转动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由一上一下设置的上柱体和下柱体构成,所述上柱体的底端与下柱体的顶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滑块(7)和夹具(6)分别位于上柱体和下柱体之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骨折病人肢体辅助抬高器,包括立柱、底座、高度调节机构、垫枕、支撑架、夹具、滑块和控制器,所述立柱竖向设置且固定在底座之上,所述立柱的侧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之中且由高度调节机构驱动而沿着滑槽上下滑移以调节高度,所述支撑架与滑块相固定,所述垫枕放置在支撑架的顶面,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和夹具均安装在立柱之上,所述控制器与高度调节机构电连接,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会占用床面空间,也不易在抬升期间出现患肢自由晃动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利,钱佳,余王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