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

文档序号:35826162发布日期:2023-10-22 11:3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为一种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


背景技术:

1、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音学、电生理学、材料学、耳显微外科学的发展,人工耳蜗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般采用耳后切口。通过暴露乳突区骨皮质,用电钻于乳突后上方颅骨表面制作植入体骨床;植入体置于骨床后,刺激电极插入耳蜗鼓阶,参考电极置于颞肌下的颅骨表面。一般而言,植入部位组织在术后3-5周会逐步愈合。术后创口的防护不当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迟发性出血和血肿、植入体移位等,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电极的移位或脱出、皮肤的裂开和感染。

3、由此,帮助患者在此阶段内做好伤口的防护是确保人工耳蜗术后效果的重要前提。虽然目前在出院时会嘱咐患者或家属避免碰撞伤口,但对于儿童群体,天性使然的活泼好动难免增加创口碰撞的风险,而目前尚缺乏较好的防护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能保护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避免儿童直接碰撞创口所带来的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包括带本体、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以及保护结构;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相匹配,且分别设于所述带本体的两端;所述保护结构安装于所述带本体上,用于覆盖人工耳蜗术后创口;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防护垫以及连接所述防护垫和所述带本体的防护罩;所述防护垫内形成有用于容置人工耳蜗术后创口的容置腔,所述防护垫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蜂窝孔群。

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本体包括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以及连接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非弹性连接带,所述第一魔术贴设于第一弹性带远离所述非弹性连接带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魔术贴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带远离所述非弹性连接带的一端上,所述保护结构固定于所述非弹性连接带上。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非弹性连接带呈网格状,所述防护罩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垫呈圆筒状;和/或所述防护罩呈圆盘状。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为分体结构,所述防护罩包括固定于所述带本体上的第一防护分盘部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的第二防护分盘部。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和所述第二防护分盘部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和所述第二防护分盘部可均为磁性件,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和所述第二防护分盘部通过磁性相吸相连接。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垫为吸水垫。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蜂窝孔群布满整个所述防护垫的侧壁。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垫包括有孔部和无孔部,所述有孔部和所述无孔部均呈筒状,所述蜂窝孔群布置于所述有孔部的侧壁上,所述有孔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罩,另一端连接所述无孔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覆盖人工耳蜗术后创口的保护结构,能防止儿童对人工耳蜗术后创口直接碰撞,对人工耳蜗术后创口起到了保护作用;通过在保护结构的防护垫的侧壁上设置连通外界和防护垫的容置腔的蜂窝孔群,一方面可以使得防护垫具有较强的缓冲碰撞力的能力,能够很好地缓冲保护结构所受的碰撞力,减少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创口因碰撞而导致的并发症,另一方面能确保人工耳蜗术后创口的通风干燥,使得人工耳蜗术后创口不易发炎发脓。而且保护结构中的防护罩的设置,能辅助防护垫加强整个保护结构的抗撞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本体、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以及保护结构;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相匹配,且分别设于所述带本体的两端;所述保护结构安装于所述带本体上,用于覆盖人工耳蜗术后创口;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防护垫以及连接所述防护垫和所述带本体的防护罩;所述防护垫内形成有用于容置人工耳蜗术后创口的容置腔,所述防护垫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蜂窝孔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包括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以及连接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非弹性连接带,所述第一魔术贴设于第一弹性带远离所述非弹性连接带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魔术贴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带远离所述非弹性连接带的一端上,所述保护结构固定于所述非弹性连接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性连接带呈网格状,所述防护罩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呈圆筒状;和/或所述防护罩呈圆盘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分体结构,所述防护罩包括固定于所述带本体上的第一防护分盘部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的第二防护分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和所述第二防护分盘部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和所述第二防护分盘部均为磁性件,所述第一防护分盘部和所述第二防护分盘部通过磁性相吸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为吸水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群布满整个所述防护垫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包括有孔部和无孔部,所述有孔部和所述无孔部均呈筒状,所述蜂窝孔群布置于所述有孔部的侧壁上,所述有孔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罩,另一端连接所述无孔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用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防护头带,包括带本体、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以及保护结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匹配,且分别设于带本体的两端;保护结构安装于带本体上,用于覆盖人工耳蜗术后创口;保护结构包括防护垫以及连接防护垫和带本体的防护罩;防护垫内形成有用于容置人工耳蜗术后创口的容置腔,防护垫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容置腔的蜂窝孔群。本技术能保护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创口,避免儿童直接碰撞创口所带来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戚敏,杨杨,林爱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