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套,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手指保护套。
背景技术:
1、医护人员在从事临床工作中,会涉及各类临床操作,例如:掰安瓿瓶,配制医用药物,撕拉金属类瓶盖,配制50ml、20ml泵入药物等,这类长时间临床操作对于医护人员手部特别是食指、大拇指会带来长期磨损,同时发生锐器伤、针刺伤的概率也会增大,因此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目前市场上有各类手指保护套和掰安瓿工具,但手指保护套材料选用单一,佩戴复杂性高、舒适性差,而掰安瓿瓶工具使用性复杂,使用技巧性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发生锐器伤概率任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医用手指保护套,以解决现有的手指保护套用料单一佩戴复杂,不能有效避免职业暴露和减轻医务人员手指磨损的情况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医用手指保护套,包括椭圆弧形主体保护套,主体保护套的左上侧横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压力带,第一压力带在远离主体保护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力带,主体保护套的右下侧横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压力带,第二压力带在远离主体保护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力带,主体保护套、第一压力带和第二压力带所用面料由锦纶面料、氨纶面料混纺而成。
4、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左右两侧延伸的压力带可互相自由连接椭圆弧形主体,包裹手指,可拆分的粘合设计,可佩戴于手指各部位,使用便利,手指保护套所用面料由锦纶面料、氨纶面料混纺而成,锦纶面料又称聚酰胺简称pa,不仅耐磨性是所有纤维的榜首,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还具有吸湿性好,易晒干,耐化学药物浸润的优点,氨纶面料是聚氨基甲酯类纤维面料,属于聚氨酯类纤维简写pu,是一种弹性纤维不仅弹性高,伸阔性大,氨纶织物还对身体的适应性好,良好的化学稳定可以让面料不起皱,手感柔软平滑,70%锦纶面料加30%氨纶面料混纺而成的手指保护套对手指的适应性良好,无压迫感,不仅具有耐磨性高,吸湿性好的优点还具有弹性高,延伸性强的优点。
6、优选地,主体保护套、第一压力带和第二压力带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硅橡胶层。
7、手指保护套内层使用的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本实用新型硅胶引入苯基提高了耐高、低温性能,引入三氟丙基及氰基的提高了硅橡胶的耐温及耐油性能,最后得到的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还具有透气性好,减轻临床工作中对手指带来的长期磨损的效果。
8、优选地,主体保护套、第一压力带和第二压力带外侧设置有一抗菌面料层。
9、手指保护套外层加入抗菌面料,指具有抑菌表面细菌增值功能的面料,英文名antimicrobialfabric,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容易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对人体的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因而抗菌面料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抗菌面料能够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减少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1.一种医用手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椭圆弧形主体保护套(1),所述主体保护套(1)的左上侧横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压力带(2),所述第一压力带(2)在远离主体保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力带(201),所述主体保护套(1)的右下侧横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压力带(3),所述第二压力带(3)在远离主体保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力带(301),所述主体保护套(1)、第一压力带(2)和第二压力带(3)所用面料由锦纶面料、氨纶面料混纺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保护套(1)、第一压力带(2)和第二压力带(3)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硅橡胶层(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指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保护套(1)、第一压力带(2)和第二压力带(3)外侧设置有一抗菌面料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