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8195发布日期:2024-01-26 22:5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按摩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颈部按摩仪能够对颈部进行电刺激、振动或揉捏,从而达到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地对颈部肌肉形成舒缓的作用。其中,部分传统的颈部按摩仪在其佩戴支架上设置透光件,以利用透光件所透出的光线起到更好的装饰和疗效。

2、然而,传统的颈部按摩仪在将透光件安装至佩戴支架上时,存在良品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3、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

2、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

3、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具有佩戴表面且开设有贯穿所述佩戴表面的装配孔;

4、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佩戴支架内;

5、透光件,从所述佩戴表面嵌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透光件至少部分穿过所述装配孔以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及

6、发光件,设于所述佩戴支架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装配孔传导至所述透光件。

7、部分传统的颈部按摩仪的透光件与佩戴支架的制造方案是先在佩戴支架上开孔,而后将透光件二次注塑至佩戴支架上,二次注塑存在一定的不良率,若二次注塑失败,即便佩戴支架为良品,佩戴支架与透光件仍需报废,良品率较低。而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其佩戴支架与透光件是分件设计,即佩戴支架和透光件分开单独制造,而后在佩戴支架与透光件中分别选取良品以进行后续组装,即便组装失败,亦可将佩戴支架与透光件拆分后留下两者中为良品的一者以待再次组装,提升了良品率。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包括透光主体及与所述透光主体连接的固定部,所述透光主体从所述佩戴表面嵌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透光主体靠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一侧且穿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透光主体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的至少部分孔段的轮廓小于所述透光主体的轮廓,使所述装配孔的孔壁与所述透光主体抵接以限制所述透光主体在所述佩戴表面的厚度方向上相对所述装配孔移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段的另一端于所述佩戴表面暴露,所述第二孔段的另一端于所述佩戴支架的内部暴露,所述第一孔段的轮廓与所述透光主体的轮廓相适配以供所述透光主体嵌设,所述第二孔段的轮廓小于所述透光主体的轮廓以限制所述透光主体在所述佩戴表面的厚度方向上相对所述装配孔移动。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透光件从装配孔内陷至佩戴支架内部,亦或是防止透光件从装配孔脱出,确保透光件与佩戴支架的连接可靠。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支架包括外壳及与所述外壳盖合连接的内壳,所述内壳具有所述佩戴表面且开设有所述装配孔,所述透光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从所述内壳的相背两侧经所述装配孔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固定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内壳背向所述佩戴表面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透光件连接,以实现所述电路板、所述安装板、所述佩戴支架及所述透光件之间的固定;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装配孔传导至所述透光件。固定件可以为螺丝,其依次穿设电路板、安装板与透光件螺纹连接,进而将电路板、安装板和透光件固定在佩戴支架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背向所述佩戴表面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和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相抵接以与所述内壳定位并使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装配孔。装配时,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凸筋与第二限位凸筋实现安装板与内壳的快速定位,使安装孔对准装配孔,确保发光件从安装孔所发出的光线能从装配孔传导至透光件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沿所述装配孔的周向延伸呈环形,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延伸呈环形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相适配,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和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相互套设以与所述内壳定位并使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装配孔。第一限位凸筋可以是呈开环状或闭环状,第二限位凸筋亦可以是呈开环状或闭环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形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外侧周面与环形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的内侧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用于套设至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外侧周面以实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内壳的定位。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形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内侧周面与环形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的外侧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用于套设至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的外侧周面以实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内壳的定位。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轮廓大于或等于所述装配孔的轮廓。当安装孔与装配孔对准时,安装孔的轮廓大于或等于装配孔的轮廓,可以确保发光件从安装孔所发出的光线均能从装配孔传导至透光件上,而不会被内壳所遮挡,实现光线的最大利用率,提升透光件的亮度。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按摩组件环绕所述透光件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多个按摩组件聚拢透光件所传出的光,使得光线较为集中。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为红光灯。例如,红光灯的波长可采用可见光600-700nm(占90%以上),红外光700-4000nm(占10%以下)的综合光波进行体外照射,使红光灯发出的红光具有生物刺激作用以及热作用,可以对人体颈部起到更好的理疗效果。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背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一面与所述佩戴表面平齐。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让透光件与佩戴支架的佩戴表面保持平滑,更为美观。可以理解的,若透光件部分凸出于佩戴表面则可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剐蹭,若透光件内陷至佩戴表面以下则更易藏污纳垢且不利于透光件内的光线传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透光主体及与所述透光主体连接的固定部,所述透光主体从所述佩戴表面嵌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透光主体靠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一侧且穿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透光主体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至少部分孔段的轮廓小于所述透光主体的轮廓,使所述装配孔的孔壁与所述透光主体抵接以限制所述透光主体在所述佩戴表面的厚度方向上相对所述装配孔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段的另一端于所述佩戴表面暴露,所述第二孔段的另一端于所述佩戴支架的内部暴露,所述第一孔段的轮廓与所述透光主体的轮廓相适配以供所述透光主体嵌设,所述第二孔段的轮廓小于所述透光主体的轮廓以限制所述透光主体在所述佩戴表面的厚度方向上相对所述装配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包括外壳及与所述外壳盖合连接的内壳,所述内壳具有所述佩戴表面且开设有所述装配孔,所述透光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从所述内壳的相背两侧经所述装配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固定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内壳背向所述佩戴表面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透光件连接,以实现所述电路板、所述安装板、所述佩戴支架及所述透光件之间的固定;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装配孔传导至所述透光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背向所述佩戴表面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和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相抵接以与所述内壳定位并使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装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沿所述装配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相适配,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和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相互套设以与所述内壳定位并使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装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环形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外侧周面与环形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的内侧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凸筋用于套设至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外侧周面以实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内壳的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轮廓大于或等于所述装配孔的轮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佩戴支架、电路板组件、按摩组件、透光件及发光件。所述佩戴支架具有佩戴表面且开设有贯穿所述佩戴表面的装配孔,所述佩戴支架于所述佩戴表面的所在侧形成有用于佩戴至人体颈椎处的佩戴空间;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佩戴支架内;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佩戴表面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透光件从所述佩戴表面嵌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透光件至少部分穿过所述装配孔以与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至所述佩戴支架;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佩戴支架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装配孔传导至所述透光件。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