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后神经消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9271发布日期:2024-03-25 19:0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后神经消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鼻后神经消融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近年来,变应性鼻炎(ar)患病率快速上升,与环境暴露、气候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ar不仅可导致缺工缺课、学习工作效率低下、日常活动受限以及睡眠障碍,还可引发精神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特别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鼻后神经切断术(pnn)和翼管神经切除术可阻断传出副交感神经刺激,阻断副交感神经支配已被证明可减少黏膜下腺体分泌、黏膜下血流和基质水肿。对鼻腔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明显减少鼻腔黏膜的分泌及降低下鼻甲黏膜的敏感性,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有明显且较持久的作用。神经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技术,治疗机理主要为热效应,利用可控温度作用于神经部位,利用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异性,选择性破坏黏膜下神经束内的神经轴突,阻断神经信号传递,而神经周围血管等组织不受损伤。故采用温控射频消融鼻后神经治疗ar等慢性鼻炎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避免了手术导致的周围血管等组织的创伤和降低了手术难度。但是,目前国内尚无专用于鼻后神经射频消融设备,而国外目前使用的射频消融刀头主要是针对欧美人种所设计,显然不适用于我们汉族人种。我们设计的射频消融刀头主要是针对我们汉族人种,可很好的贴合中鼻道后端腋状结构,治疗过程中会对鼻道造成损伤。

2、由此可见,提供一种更能贴合鼻道的用于鼻后神经切断术的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鼻后神经切断术中所使用的设备不能很好的贴合中鼻道后端结构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后神经消融设备,该设备包括:消融刀头,用于消融鼻后神经;消融刀柄,消融刀头的安装在消融刀柄上;控制台,用于为消融刀头供电;其中,消融刀头与消融刀柄之间的夹角θ为10°至20°。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当进行鼻后神经消融时,消融刀头和消融刀柄的部分伸进鼻道中,消融刀头与消融刀柄之间有一个10°至20°夹角,可以使消融刀头更好的贴合于鼻道的皮肤,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周围血管等组织的创伤,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消融刀头包括:消融刀盘,消融刀盘包括第一消融段和第二消融段,第一消融段和第二消融段之间的夹角α为10°至20°;消融部,消融部安装在消融刀盘的第一面a上。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消融刀盘的第一消融段和第二消融段之间有一个10°至20°的夹角,使消融刀盘可以更好的贴合鼻道,以适应鼻道中复杂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避免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周围血管等组织的创伤。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消融刀盘还包括:过渡段,第一消融段和第二消融段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过渡段将第一消融段和第二消融段连接,使第一消融段和第二消融段之间连接得更加平缓,使过渡段也可以很好地贴合鼻道,减少对鼻道中的组织的损伤。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消融部包括:消融元件,用于消融鼻后神经;安装部,用于将消融元件安装在消融刀盘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消融元件通过安装部安装在消融刀盘上,可以使消融元件不易脱落。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有多个,且每个安装部上至少有一个消融元件;其中,多个安装部在所述消融刀盘上等间距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多个安装部上的消融元件相互配合,共同进行鼻后神经消融,使消融效果更好,等间距设置安装部,可以使安装在安装部上的消融元件均匀分布在消融刀盘上,在进行鼻后神经消融时,均匀分布的消融元件可以较好地消融鼻后神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消融元件为射频电极、等离子电极、超声元件、冷冻元件、微波元件、激光元件或化学消融元件中的一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消融元件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灵活选择,从而使用不同的消融方式来消融鼻后神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的底部向远离消融元件的一侧突起成弧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安装部的底部向远离消融元件的一侧突起成弧形,突起的部分可以嵌入消融刀盘中,使消融元件可以安装得更加牢固。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消融刀头的长l为5mm至8mm,宽m为4mm至6m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采用该尺寸的消融刀头,其大小可以在鼻道内进行操作,且不会损伤鼻道内的组织,并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消融效果。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消融刀柄包括:支撑部,消融刀盘的第二面b安装在支撑部上;手持部,手持部与支撑部连接,手持部与支撑部的夹角β为160°至170°。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消融刀头安装在消融刀柄的支撑部之上,可以对消融刀头起到固定的作用,使消融刀头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长时间保持稳定,手持部与支撑部之间成一定的角度可以使操作更加便捷安全,降低损伤鼻道中组织的可能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台还包括:脚踏控制器,用于控制控制台为消融刀头供电。

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效果为,在进行鼻后神经消融时,可以通过脚踏控制器来控制消融设备,使消融设备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鼻后神经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消融刀头(1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刀盘(11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部(12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22)有多个,且每个所述安装部(122)上至少有一个所述消融元件(1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元件(121)为射频电极、等离子电极、超声元件、冷冻元件、微波元件、激光元件或化学消融元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22)的底部向远离所述消融元件(121)的一侧突起成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刀头(100)的长l为5mm至8mm,宽m为4mm至6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刀柄(20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300)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后神经消融设备,该设备包括:消融刀头,用于消融鼻后神经;消融刀柄,消融刀头的安装在消融刀柄上;控制台,用于为消融刀头供电;其中,消融刀头与消融刀柄之间的夹角θ为10°至20°。本技术可以较好地贴合中鼻道后端腋状结构,且减少治疗过程中对血管等组织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夏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旸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