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毒膏包容盖

文档序号:36126309发布日期:2023-11-22 18:4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毒膏包容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膏药扣盖,尤其是涉及一种拔毒膏包容盖。


背景技术:

1、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受损导致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缺损症状,面神经麻痹患者贴膏药,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贴耳垂下方、太阳穴处以及面部两侧等,以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由于面神经是从耳后发散出来再分布在面部,因此,在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过程中,耳垂后方的凹陷部位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起源部位,通常可以贴膏药时贴在此处。对应的膏药为拔毒膏,是一种外用膏药,多数拔毒膏会含有或者部分含有由金银花、连翘、川芎、以及土鳖虫或蜈蚣等药物成分,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能。有的拔毒膏是在用水调和成糊状后放置在耳垂后方的凹槽部位,即翳风穴位置处,放置时间为20小时左右,使用过程中与拔毒膏接触部位会形成水泡,这样就不适宜使用贴膏药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拔毒膏渗出的药水,以及水泡破裂流出的组织液,需要通过照顾人员用纸或者棉签吸走,以免流到其他皮肤部位,为此,患者需要保持侧卧,去洗水间或者其他运动时,没有能够罩住拔毒膏的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拔毒膏包容盖,解决了对于会产生水泡的拔毒膏放置在耳垂后方的凹陷部位时,进行包容罩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一种拔毒膏包容盖,包括圆筒状的筒体,筒体的底部涂抹有医用胶水,用于粘贴固定在耳垂后方的凹陷部位周边,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点,连接点与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细绳的另一端系在夹子上,所述夹子用于夹在耳朵边缘。

3、所述筒体的内侧圆周放置有药棉,药棉的内圈用于放置拔毒膏,拔毒膏与筒体的顶部同样用药棉填充。

4、所述筒体的底部向外扩展,使得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

5、所述筒体的侧面呈弧形。

6、所述连接点设置有3个,分别位于顶部的左右两侧和下方,三个连接点的细绳连接到夹子。

7、所述筒体的外侧粘贴有医用胶布的一端,医用胶布的另一端粘贴到皮肤处。

8、所述筒体的外边缘下册粘贴有医用胶布的一端,医用胶布的另一端与下巴皮肤粘贴。

9、所述拔毒膏包容盖,能够包容拔毒膏,并且可以固定在耳后,防止拔毒膏散开掉落,使得患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并在水泡产生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药水或者组织液流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筒体,筒体的底部涂抹有医用胶水,用于粘贴固定在耳垂后方的凹陷部位周边,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点,连接点与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细绳的另一端系在夹子上,所述夹子用于夹在耳朵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圆周放置有药棉,药棉的内圈用于放置拔毒膏,拔毒膏与筒体的顶部同样用药棉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向外扩展,使得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侧面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设置有3个,分别位于顶部的左右两侧和下方,三个连接点的细绳连接到夹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粘贴有医用胶布的一端,医用胶布的另一端粘贴到皮肤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拔毒膏包容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边缘下册粘贴有医用胶布的一端,医用胶布的另一端与下巴皮肤粘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拔毒膏包容盖,包括圆筒状的筒体,筒体的底部涂抹有医用胶水,用于粘贴固定在耳垂后方的凹陷部位周边,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点,连接点与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细绳的另一端系在夹子上,所述夹子用于夹在耳朵边缘。所述拔毒膏包容盖,能够包容拔毒膏,并且可以固定在耳后,防止拔毒膏散开掉落,使得患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并在水泡产生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药水或者组织液流动。

技术研发人员:潘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阴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