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8731发布日期:2023-12-14 00:4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准纳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粉末吸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准纳器。


背景技术:

1、经口吸入给药方式是一种要求药械配合的给药方式,是治疗包括肺部及全身多种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glaxosmithkline公司的吸入粉雾剂advair diskus准纳器(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粉)是一款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用的吸入剂。

2、准纳器的使用步骤通常如下:

3、1)打开外盖:用一手握住盖套,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拇指直至盖套完全打开;

4、2)准备吸药:握住准纳器使吸嘴对着自己,向外推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哒声,触发泡囊的打开;

5、3)吸入:握住准纳器并使之远离嘴,在保证平稳呼吸的前提下,尽量呼气,将吸嘴放入口中,由准纳器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秒钟;缓慢恢复呼气;

6、4)关闭装置:将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尽量快地向后拉,当关上准纳器时,发出咔哒声表明关闭;

7、5)漱口:吸入结束后,不要吞咽漱口水。

8、对于患者来说,在吸入装置易用性的基础上,能保证正确的给药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在吸入之前,需要进行打开准纳器装置和准备吸入两个步骤,只有正确的完成这两步,才能保证后续药粉的吸入。其中,准纳器盖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装置的吸嘴和滑动杆,一方面可以避免吸嘴因暴露于环境中而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滑动杆在非给药的状态下滑动。当充分拨动滑动杆至末端位置时,空泡囊远离吸嘴,同时将装有药粉的新泡囊移动至正对于吸嘴空腔的位置,为吸入做准备。

9、比如专利us5590645,装置的启动步骤(打开和准备)相对复杂,操作繁琐,而且,患者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容易误操作,若用户未拨动滑动杆就开始吸入,此时,由于处于给药位置的泡囊为上一次使用之后的空泡囊,导致无效给药;若用户误操作而多次拨动滑动杆,装置内打开的泡囊会随药带条移动,药粉依旧存储于泡囊中,导致药粉污染且浪费。

10、总而言之,由于准纳器装置本身结构较为复杂,在装置打开和准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而直接影响准纳器后续的吸入过程,进而导致给药失败或者未完全给药,降低给药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纳器,操作便捷,且能够避免无效给药及药物浪费。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纳器,所述准纳器包括:

4、外壳,其设有空腔、第一让位通孔和吸嘴;

5、防护盖,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外,且其内壁设有致动件;

6、主轮,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且其包括第一齿轮部和偏心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伸出所述第一让位通孔;

7、药物分配组件,其与所述第一齿轮部相配合;

8、其中,当所述准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防护盖遮盖所述吸嘴的出口端,所述凸起部位于初始位置;

9、当所述防护盖在外力下转动以露出所述吸嘴时,所述致动件旋转至与所述凸起部相抵接,所述致动件推动所述主轮转动至触发位置,以触发所述药物分配组件进行药物分配而使得所述准纳器处于准备给药状态。

10、优选地,所述防护盖的内壁设有限位件,当所述准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凸起部限位于所述初始位置。

11、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凸块;

12、当所述准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凸起部抵压于所述第一让位通孔的第一端;

13、当所述防护盖在外力下复位时,所述限位件推动所述凸起部反向转动,以驱使所述主轮复位。

14、优选地,所述致动件为凸块,其与所述限位件分别处于所述凸起部的运动轨迹的圆周上;当所述准纳器处于准备给药状态时,所述致动件将所述凸起部抵压于所述第一让位通孔的第二端。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让位通孔沿所述凸起部的运动轨迹延伸。

16、优选地,所述准纳器还包括触发辅助件,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且其包括与第二齿轮部和挡板,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相啮合;

17、当所述准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板遮盖所述吸嘴的进口端;当所述主轮转动以触发准备给药时,所述触发辅助件反向转动,以露出所述进口端。

18、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周向外壁设有第二让位通孔;所述触发辅助件包括位置指示部,其与所述第二让位通孔位置相对以指示所述触发辅助件在周向上位置的变化。

19、优选地,所述位置指示部穿过所述第二让位通孔以部分地位于所述外壳外。

20、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分别限制所述防护盖的初始位置和给药位置。

21、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两者连接以形成所述空腔。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纳器,在使用准纳器时,打开防护盖的同时主轮发生转动,一个动作就能够完成打开防护盖和准备吸入两个操作步骤,操作便捷,还能够避免无效给药及药物浪费,进而提高给药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纳器(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的内壁设有限位件(22),当所述准纳器(10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件(22)将所述凸起部(32)限位于所述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2)为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21)为凸块,其与所述限位件(22)分别处于所述凸起部(32)的运动轨迹的圆周上;当所述准纳器(100)处于准备给药状态时,所述致动件(21)将所述凸起部(32)抵压于所述第一让位通孔(11)的第二端(1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通孔(11)沿所述凸起部(32)的运动轨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纳器(100)还包括触发辅助件(4),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1)内,且其包括与第二齿轮部(41)和挡板(42),所述第二齿轮部(41)与所述第一齿轮部(31)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周向外壁设有第二让位通孔(13);所述触发辅助件(4)包括位置指示部(43),其与所述第二让位通孔(13)位置相对以指示所述触发辅助件(4)在周向上位置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指示部(43)穿过所述第二让位通孔(13)以部分地位于所述外壳(1)外。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4)和第二限位结构(15),用以分别限制所述防护盖(2)的初始位置和给药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7)和第二壳体(18),且两者连接以形成所述空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准纳器,包括:外壳,设有空腔、第一让位通孔和吸嘴;防护盖,转动连接于外壳外,且其内壁设有致动件;主轮,其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且其包括第一齿轮部和偏心设置的凸起部,凸起部伸出第一让位通孔;药物分配组件,其与第一齿轮部相配合;当准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防护盖遮盖吸嘴的出口端,凸起部位于初始位置;当防护盖在外力下转动以露出吸嘴时,致动件旋转至与凸起部相抵接,致动件推动主轮转动至触发位置,以触发药物分配组件进行药物分配而使得准纳器处于准备给药状态。本技术的准纳器,打开防护盖的同时主轮发生转动,一个动作就能够完成打开防护盖和准备吸入两个操作步骤,操作便捷,还能够避免无效给药及药物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黄芬,李昌辉,余佳琪,侯淼,范德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特美(苏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