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

文档序号:36526847发布日期:2023-12-29 20:3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


背景技术:

1、运动是康复的基本内容,不但可以锻炼肌肉功能,也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且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于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有利于患者预防发生神经肌肉疾病,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态。

2、运动可以采用跑步、打太极拳、游泳、步行等全身运动,但是对于心肺功能损害、骨关节肌肉功能障碍和高龄患者,这些下地活动难以实施,且不安全,即使勉强实施,也需要家属或医护康复人员协助。随着社会的老年化,协助心肺、骨关节肌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的人员越来越少,运动康复必须采用自动、智能、安全的康复方法。

3、为了让心肺功能障碍、骨关节肌肉功能障碍和高龄患者进行安全的运动康复,我们研发了郑氏卧位康复操和郑氏进阶站立康复操;郑氏卧位康复操包括三个动作:空中踩车、拱桥运动和拉伸起坐,这三个动作,可以锻炼上下肢、背部肌肉等全身肌肉和呼吸肌肉;空中踩车的动作要领是:患者取平卧位,屈膝抬高下肢,上半身保持不动,两小腿在空中交替做空踩自行车的动作,直到不能完成空踩自行车动作为止;拱桥运动的动作要领是: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面上,用力使臀部始离床面约10-15cm,再次重复;拉伸起坐的动作要领是:患者双手拉住床边,利用上肢力量将上半身拉起至坐直,并维持姿势5秒,然后再次躺平,再次重复。郑氏站立进阶操包括两个动作:通过上肢扶持于膝关节,做站立和落座的动作,可以锻炼上下肢、背部肌肉等全身肌肉。

4、通过序贯锻炼这两个操的每个动作,有利于患者锻炼心肺和骨关节肌肉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改善健康状态。但是,对于骨关节功能障碍、肌力显著降低、偏瘫等不能完成这些动作的,不可能进行主动健康的运动锻炼。

5、目前的关于康复床公开的专利有:cn202210808062.x、cn215131900u和cn217339177u,均未能实现协助骨关节功能障碍、肌力下降或偏瘫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动作,且没有智能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和骨关节肌肉的运动能力,未能给予个体化智能运动处方,协助患者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

2、一种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包括床体及辅助训练系统,所述辅助训练系统可以转移到床体的一侧或者是从床体一侧移出,所述辅助训练系统包括底盘、支撑架、第一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及脚踩辅助运动系统,所述支撑架、脚踩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从左到右依次装设于底盘上,所述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装设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可根据训练模式选择与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进行连接或拆分,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与第三辅助运动系统连接配合。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运动系统包括第一连接板、装设于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转接板、与第一转接板枢接的联动板、沿垂直方向装设于联动板上的第一调向装置、与第一调向装置枢接的第二功能板、与第二功能板枢接的第一功能板和空车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安装固定在第一架体上的第二架体,联动板可以沿第二架体滑动。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上靠第二辅助运动系统一端设有水平向内延伸的t形滑槽,所述联动板的顶部设有t形设置的限位块,所述t形设置的限位块卡设于第二架体的t形滑槽内,第一调向装置带动第二功能板及第一功能板进行同步调位。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架体配合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板在第一架体上可以转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空车架设于两第一功能板之间,所述空车架上设有两把手171,当第一驱动装置带着第二架体向前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两第一功能板从第一架体上脱离并向下翻转到联动板两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包括垂直装设于底盘上的第二驱动装置、装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调位架、装设于调位架上的定位架、第三功能板、连接第三功能板和定位架的第二调向装置、定位销,所述第二调向装置的底部与调位架枢接,第三功能板的底部设有卡座,所述第二调向装置的驱动轴与卡座枢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功能板远离第三辅助运动系统的一端设有卡凸,所述第三功能板的卡凸可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架或第二功能板配合安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靠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的一端抵在调位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架体设于第二架体的下方。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包括第三连接板、固定座、第四功能板、第五功能板、第三调向装置,所述第三连接板与固定座连接,第三连接板可以在固定座上转动,所述第三调向装置装设于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四功能板的底部设有转向架,该转向架与第三调向装置的驱动轴枢接,所述第四功能板与第五功能板枢接。

12、通过在辅助训练系统上设置支撑架、第一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及脚踩辅助运动系统,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可根据训练模式选择与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进行连接或拆分,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与第三辅助运动系统连接配合。使用时,第一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及脚踩辅助运动系统相互配合,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成平躺状态模式、拉伸起坐模式、桥式运动模式、高位坐立模式、低位坐立模式、站立状态模式等,有效帮助骨关节功能障碍、肌力下降或偏瘫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动作,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辅助训练系统,所述辅助训练系统可以转移到床体的一侧或者是从床体一侧移出,所述辅助训练系统包括底盘、支撑架、第一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及脚踩辅助运动系统,所述支撑架、脚踩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从左到右依次装设于底盘上,所述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装设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可根据训练模式选择与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进行连接或拆分,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与第三辅助运动系统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运动系统包括第一连接板、装设于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转接板、与第一转接板枢接的联动板、沿垂直方向装设于联动板上的第一调向装置、与第一调向装置枢接的第二功能板、与第二功能板枢接的第一功能板和空车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安装固定在第一架体上的第二架体,联动板可以沿第二架体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上靠第二辅助运动系统一端设有水平向内延伸的t形滑槽,所述联动板的顶部设有t形设置的限位块,所述t形设置的限位块卡设于第二架体的t形滑槽内,第一调向装置带动第二功能板及第一功能板进行同步调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架体配合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板在第一架体上可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空车架设于两第一功能板之间,所述空车架上设有两把手,当第一驱动装置带着第二架体向前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两第一功能板从第一架体上脱离并向下翻转到联动板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包括垂直装设于底盘上的第二驱动装置、装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调位架、装设于调位架上的定位架、第三功能板、连接第三功能板和定位架的第二调向装置、定位销,所述第二调向装置的底部与调位架枢接,第三功能板的底部设有卡座,所述第二调向装置的驱动轴与卡座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功能板远离第三辅助运动系统的一端设有卡凸,所述第三功能板的卡凸可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架或第二功能板配合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靠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的一端抵在调位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架体设于第二架体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包括第三连接板、固定座、第四功能板、第五功能板、第三调向装置,所述第三连接板与固定座连接,第三连接板可以在固定座上转动,所述第三调向装置装设于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四功能板的底部设有转向架,该转向架与第三调向装置的驱动轴枢接,所述第四功能板与第五功能板枢接。


技术总结
一种可协助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康复床,其包括床体及辅助训练系统,所述辅助训练系统可以转移到床体的一侧或者是从床体一侧移出,所述辅助训练系统包括底盘、支撑架、第一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及脚踩辅助运动系统,所述支撑架、脚踩辅助运动系统、第二辅助运动系统、第三辅助运动系统从左到右依次装设于底盘上,所述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装设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可根据训练模式选择与第一辅助运动系统进行连接或拆分,所述第二辅助运动系统与第三辅助运动系统连接配合。本技术有效帮助骨关节功能障碍、肌力下降或偏瘫患者完成卧位康复操和进阶站立操的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郑则广,赵延治,刘妮,刘亚军,苏冠升,刘涛,杨峰,郭子毅,胡杰英,陈瑞,吴璐璐,马飞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