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1345发布日期:2023-12-29 18:5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具体为一种止血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1、在进行气道内介入手术时,发生气道内出血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尤其是当发生支气管大出血时会快速阻塞气道、影响通气,严重时可发生窒息导致死亡,目前治疗大咯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止血球囊导管,现有的止血球囊导管为细长的中空管,其前端设置有可扩张的球囊,其后端连接有球囊扩张组件。

2、目前的气道止血球囊导管与球囊扩张组件的连接端,往往只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不设有止逆结构,扩张组件在对球囊进行扩张时若发生损坏,对扩张组件进行替换时,容易发生液体回流的情况,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3、因此需要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球囊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包括球囊,所述球囊的左端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左端设置有防逆流组件;

4、所述防逆流组件包括防逆流管,所述防逆流管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防逆流管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防逆流管内部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基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且位于限位板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左端设置有防逆流头,所述限位杆的右端设置有限位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管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的右端相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径大小相同。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防逆流管的内径分别大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防逆流头与防逆流管相适配设置,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相适配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防逆流头与防逆流管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止血球囊导管上设置防逆流组件,当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经过防逆流管时,水流的冲力会带动防逆流头向右侧进行移动,从而水流可从防逆流管的上下两侧排出,当水流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防逆流管的内部时,水流的冲力会使防逆流头与防逆流管紧贴,从而形成封闭的空间,避免水流经过,从而在扩张组件在对球囊进行扩张发生损坏,对扩张组件进行替换时,不容易发生液体回流的情况,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包括球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的左端设置有导管(2),所述导管(2)的左端设置有防逆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左端与第二连接管(304)的右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02)和第二连接管(304)的内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管(301)的内径分别大于第一连接管(302)、第二连接管(3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头(309)与防逆流管(301)相适配设置,所述限位杆(307)与限位孔(306)相适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头(309)与防逆流管(301)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止血球囊导管,包括球囊,所述球囊的左端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左端设置有防逆流组件,所述防逆流组件包括防逆流管,所述防逆流管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通过在止血球囊导管上设置防逆流组件,当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经过防逆流管时,水流的冲力会带动防逆流头向右侧进行移动,从而水流可从防逆流管的上下两侧排出,当水流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防逆流管的内部时,水流的冲力会使防逆流头与防逆流管紧贴,从而形成封闭的空间,避免水流经过,从而在扩张组件在对球囊进行扩张发生损坏,对扩张组件进行替换时,不容易发生液体回流的情况,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男,王红磊,段书霞,付迎坤,韩修恒,喻柄睿,石宗鑫,石沛龙,佘兆月,田崇,严子跃,饶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