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

文档序号:36153731发布日期:2023-11-23 03:2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颈部矫正,具体为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人员颈部矫正器大部分为分体式结构,具体结构由两半夹持环组成,两半夹持环套设在人员的脖子上,然后通过锁扣将两半夹持环固定,但是夹持环的高度不能调节,无法满足不同人员脖子的夹持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包括下卡环和上卡环,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安装有调节杆;

3、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安装在下卡环的顶部右端处,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设有环状槽,所述环状槽内转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顶端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内侧壁与第二杆体的侧壁相螺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二杆体的顶端安装在上卡环的底部右端处;

4、所述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设有支撑杆。

5、优选的,所述圆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两端相对合,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外侧壁均设有安装件。

6、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螺栓,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前后两端均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外侧壁中部均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栓的端部穿过圆孔螺接在螺纹槽内。

7、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前后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球面,所述螺栓的端头内侧设有与球面相匹配的内弧面,所述内弧面紧密贴合在球面上。

8、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方形块,所述方形块的顶部与第二杆体的底端相固定,所述第一杆体的顶端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块的侧壁与方形槽的内侧壁相对贴合滑动。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立柱和立杆,所述立柱的底端安装在下卡环的顶部左端处,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滑槽,所述立杆的侧壁与滑槽的内侧壁相对贴合滑动,所述立杆的顶端安装在上卡环的底部左端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组成,第一杆体上设有可转动的内螺纹环,内螺纹环的内侧壁与第二杆体的侧壁相螺接,且第二杆体的底端设有限位件,可转动内螺纹环,由于限位件的限位作用可避免第二杆体跟随内螺纹环转动所以只能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同人员脖子的夹持需求,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卡环(1)和上卡环(2),所述下卡环(1)和上卡环(2)之间安装有调节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6)包括第一半环(12)和第二半环(13),所述第一半环(12)和第二半环(13)的两端相对合,所述第一半环(12)和第二半环(13)的外侧壁均设有安装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螺栓(14),所述连接环(7)的内侧壁前后两端均设有圆孔(15),所述第一半环(12)和第二半环(13)的外侧壁中部均设有螺纹槽(16),所述螺栓(14)的端部穿过圆孔(15)螺接在螺纹槽(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7)的外侧壁前后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球面(17),所述螺栓(14)的端头内侧设有与球面(17)相匹配的内弧面(18),所述内弧面(18)紧密贴合在球面(1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包括方形块(19),所述方形块(19)的顶部与第二杆体(9)的底端相固定,所述第一杆体(4)的顶端设有方形槽(20),所述方形块(19)的侧壁与方形槽(20)的内侧壁相对贴合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包括立柱(21)和立杆(23),所述立柱(21)的底端安装在下卡环(1)的顶部左端处,所述立柱(21)的顶端设有滑槽(22),所述立杆(23)的侧壁与滑槽(22)的内侧壁相对贴合滑动,所述立杆(23)的顶端安装在上卡环(2)的底部左端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矫正夹持装置,包括下卡环和上卡环,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底端安装在下卡环的顶部右端处,第一杆体的外侧壁设有环状槽,环状槽内转动安装有圆环,圆环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内侧壁顶端固定安装有内螺纹环,本技术通过在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组成,第一杆体上设有可转动的内螺纹环,且第二杆体的底端设有限位件,可转动内螺纹环,由于限位件的限位作用可避免第二杆体跟随内螺纹环转动所以只能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下卡环和上卡环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同人员脖子的夹持需求,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扬,李春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