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

文档序号:36526952发布日期:2023-12-29 20:3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腹内压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和监测患者腹部压力的医学技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腹部外伤、腹部手术后并发症、严重感染等,患者的腹内压可能会升高,长时间的腹内高压可能导致腹内脏器功能受损,甚至引发严重的生命危险。因此,对于一些重症患者,医生需要通过腹内压监测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腹内压的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腹腔引流管、或者穿刺针连接传感器进行测压,测压的值比较准确,但是此方法有一定的创伤,大多数患者腹腔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临床较少采用此方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腹腔内胀气的压力来反映腹腔压力。其中膀胱内压可以客观地反映腹内压,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优点,常常被临床所采用。其方法是将患者置于平卧位,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状态,插入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患者尿道,让导尿管进入膀胱,确保导尿管排空:通过导尿管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使膀胱内部压力降低,用注射器将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注入膀胱,注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使膀胱内的压力与腹内压达到平衡;通过连接导尿管与压力传感器,测量生理盐水注入后的膀胱压力。由于膀胱壁与腹腔内其他组织之间的压力传导是可靠的,膀胱压可以作为腹内压的间接指标。将测量到的膀胱压力记录下来,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分析和判断。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若患者不小心移动会导致导尿管发生移动,让患者在导尿的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会让导尿管移动或滑出,影响膀胱压力的测量。其次,手动操作注射器时,手动操作注射器在需要连续监测腹内压的情况下更为繁琐,操作者过快或过慢的注射速率会导致测量误差,影响腹内压测量的准确性。并且手动操作注射器时,操作者与生理盐水之间的接触增加了感染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并发感染,影响治疗效果。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可以提高导尿管的稳定性、减少尿道损伤、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并且能精确控制注射速率、减小人为误差、减少感染风险的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包括导尿管、三通阀和三通连接管。

3、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的第一通道与导尿管配合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通道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口配合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通道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注射泵机构连接;所述注射泵机构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生理盐水瓶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口与引流袋的引流管配合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导尿管上拆卸安装调节固定带;所述导尿管上设有气囊。

4、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通过连接线与监测仪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之间通过密封管配合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袋表面设有刻度标记。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固定扣和长度调节扣;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导尿管拆卸安装;所述固定带末端设有长度调节扣;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布带。

7、进一步的,所述注射泵机构的通道内配合安装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推杆末端与注射泵机构的伸缩机构拆卸连接;所述注射器的接头上配合连接管道连接器;所述管道连接器配合安装在注射泵机构的通道内,所述管道连接器内设有主管道和侧管道;所述主管道的接头上配合连接第一输液管;所述侧管道的接头上配合连接第二输液管。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输液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流向与第一单向阀的流向相反。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调节固定带能提高导尿管的稳定性,有效减少了患者不小心移动导致导尿管的移动,降低了患者在导尿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了腹内压测量的准确性;

11、2.本实用新型,用注射泵机构代替了手动操作注射,使用注射泵机构可以精确控制生理盐水的注入速率,保证生理盐水以恒定、适当的速度注入膀胱,这避免了过快或过慢注入生理盐水导致的腹内压测量误差,更方便地实现生理盐水的定时注入,并且使用注射泵机构可以减少操作者与生理盐水之间的接触,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感染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包括导尿管(1)、三通阀(2)和三通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2)的第一通道(21)与导尿管(1)配合连接;所述三通阀(2)的第二通道(22)与三通连接管(3)的第三端口(33)配合连接;所述三通阀(2)的第三通道(23)通过第一输液管(51)与注射泵机构(4)连接;所述注射泵机构(4)通过第二输液管(52)与生理盐水瓶(14)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3)的第一端口(31)与引流袋(6)的引流管(61)配合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3)的第二端口(32)与压力传感器(7)连接;所述导尿管(1)上拆卸安装调节固定带(8);所述导尿管(1)上设有气囊(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7)一端通过连接线(71)与监测仪(12)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7)另一端与三通连接管(3)的第二端口(32)之间通过密封管(13)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6)表面设有刻度标记(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带(8)包括固定带(81)、固定扣(82)和长度调节扣(83);所述固定带(81)上设有固定扣(82);所述固定扣(82)与导尿管(1)拆卸安装;所述固定带(81)末端设有长度调节扣(83);所述固定带(81)为弹性布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机构(4)的通道内配合安装注射器(41);所述注射器(41)的推杆末端与注射泵机构(4)的伸缩机构(42)拆卸连接;所述注射器(41)的接头上配合连接管道连接器(43);所述管道连接器(43)配合安装在注射泵机构(4)的通道内;所述管道连接器(43)内设有主管道(431)和侧管道(432);所述主管道(431)的接头上配合连接第一输液管(51);所述侧管道(432)的接头上配合连接第二输液管(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5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0);第二输液管(52)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1);所述第二单向阀(11)的流向与第一单向阀(10)的流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包括导尿管、三通阀和三通连接管,三通阀的第一通道与导尿管连接,三通阀的第二通道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三通道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注射泵机构连接,注射泵机构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生理盐水瓶连接,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输液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口与引流袋的引流管连接,三通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导尿管上拆卸安装调节固定带,导尿管上设有气囊,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提高导尿管的稳定性,降低了患者在导尿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了腹内压测量的准确性,注射泵保证生理盐水以恒定、适当的速度注入膀胱,并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飞,卫怿哲,穆俊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