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1251发布日期:2024-04-08 11:2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


背景技术:

1、nuss手术为漏斗胸矫治的标准术式,是一种用于矫正漏斗胸的外科手术。该手术使用一个“nuss钢板”来矫正胸骨、肋骨和脊柱之间的凹陷,以改善呼吸和心脏功能,并改善患者的外观。

2、nuss手术的一个关键步骤为用导引器穿通胸壁建立胸壁通道,为免刺伤心肺等重要器官并导引nuss钢板,现有的导引器,其前端通常是较为粗大的钝头设计,单头钝性的剥离胸骨后间隙,以建立通道。然由于导引器头部较为粗大,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出现胸膜和其他体腔深部相邻组织的撕裂出血等问题,一旦发生,将给手术过程带来麻烦,影响手术的进程,并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nuss手术打通胸壁隧道时,能够更精细地控制分离动作,降低分离过程撕裂出血风险的胸壁隧道分离导引器,以降低nuss手术过程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2、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包括相互铰接呈剪状的两个剪杆,两剪杆铰接部的后方为操作手柄,铰接部的前方则相互对合形成外轮廓光滑的导引杆,所述导引杆整体呈s形,包括向下弯曲段和向上弯曲段,所述向下弯曲段靠近铰部弧度较小,向上弯曲段则远离铰接部弯曲弧度相对较大,两弯曲段间通过弧形光顺过渡。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因为两个剪杆相互铰接呈剪状,剪杆的两端都可以相对运动,而操作手柄控制剪杆的相对角度和开合力度时,这种相互铰接的剪状结构就可以有效控制导引杆的开合角度和力度。通过改变两个剪杆的相对角度和力度,手术人员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导引杆的开合角度和力度,以精细地控制分离动作;配合外形光滑的导引杆,可避免在分离过程中出现损伤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引起出血、创伤等不良反应,减小分离过程中的撕裂和出血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远离铰接部的导引杆向上弯曲段的弯曲弧度相对较大,可在建立好胸壁隧道后,尽快从另一侧胸肋骨处穿出,避免打通的胸壁隧道过长,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系数。同时,s形的导引杆还可以使导引杆的各个部分在穿刺过程中始终呈现出较好的角度和方向,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穿刺针误伤周围组织的风险,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呈剪状的两个剪杆(1),两剪杆铰接部(2)的后方为操作手柄(3),铰接部的前方则相互对合形成外轮廓光滑的导引杆(4),所述导引杆整体呈s形,包括向下弯曲段和向上弯曲段,所述向下弯曲段靠近铰部弧度较小,向上弯曲段则远离铰接部弯曲弧度相对较大,两弯曲段间通过弧形光顺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器的一个剪杆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内窥镜的通道,内窥镜(5)安装在通道内,其镜头从该剪杆的向上弯曲段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镜头从剪杆向上弯曲段的对合侧伸出,另一剪杆的对合侧在与镜头相对的位置设置用于容纳镜头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杆前端对合侧可设置相配合的凹凸条纹(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壁隧道的分离穿通导引器,包括相互铰接呈剪状的两个剪杆,两剪杆铰接部的后方为操作手柄,铰接部的前方则相互对合形成外轮廓光滑的导引杆,所述导引杆整体呈S形,包括向下弯曲段和向上弯曲段,所述向下弯曲段靠近铰部弧度较小,向上弯曲段则远离铰接部弯曲弧度相对较大,两弯曲段间通过弧形光顺过渡;该导引器可使手术人员可以更加灵活地操作导引杆,专注于手术部位,以精细地控制分离动作,降低分离过程撕裂出血风险,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马力,陈欣欣,王少莉,李佳敏,周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