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1525发布日期:2023-10-28 20:1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侧卧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儿童神经科,具体涉及侧卧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儿童神经科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感染性脊髓炎或周围神经炎;常见的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周围神经病变、癫痫、遗传代谢性疾病、行为异常性疾病等。

2、授权公开号“cn212789057u”记载了“一种小儿手术侧卧位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侧卧位手术时不易调整角度且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盒体,盒体上铰接有床板,床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束带,盒体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与床板接触的顶板,盒体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齿条,齿条上设有两个前后相对且上下方向的推块,推块位于两个顶板之间,推块上端面为内高外低的倾斜面,顶板下端可与其对应侧的推块倾斜面接触,盒体内设有左右轴向的主轴,主轴上同轴设有主齿轮,盒体内转动连接有副齿轮,主齿轮与齿条分别与副齿轮啮合,主齿轮齿数大于副齿轮齿数,主轴自由端贯穿盒体且设有踏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3、上述设计可以通过踩踏来改变床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患儿的体位并使其处于侧卧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体位控制便捷性,但上述专利需要踩踏来控制床板的倾斜角度,而人工对床板倾斜角度的控制是不够精确的,不利于患儿的侧卧角度控制的稳定性,不利于装置稳定使用,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小儿患者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侧卧位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踩踏来控制床板的倾斜角度,而人工对床板倾斜角度的控制是不够精确的,不利于患儿的侧卧角度控制的稳定性,不利于装置稳定使用,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小儿患者的使用稳定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侧卧位固定装置,包括:

4、床板,所述床板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带动槽,两个所述带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定板;

5、两个丝杆螺母,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限定板的一端;

6、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均固定连接于床板的一端;

7、两个丝杆,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板的下端,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丝杆的圆周表面;

8、两个工字轮,两个所述工字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丝杆的圆周表面,且两个工字轮的圆周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以及

9、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床板的下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由两个齿轮和电机组成,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床板的下端,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丝杆的下端和电机的输出端,且两个齿轮之间相啮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床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床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腿托,所述腿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带动槽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丝杆螺母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限定板的高度为50cm,且两个限定板的宽度为10c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方案中,在患者躺在床板的上端并进行侧卧时,而后便可以启动驱动机构,这时两个丝杆便可以进行转动,并带动两个丝杆螺母在两个带动槽内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限定板进行上升,而后将患者的两侧进行固定,进而提高患儿的侧卧稳定性,使其可以保持侧卧的体位,从而将患者定位在两个限定板的相靠近端,进而防止患者侧卧时重新平躺,进而提高患者的侧卧自动性和便捷性。

17、2、本方案中,通过腿托可以将患者的腿部进行支撑,通过多个定位板可以将患者的双腿进行定位和夹持,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通过多个支撑板以及加强杆可以将床板以及多个部件进行支撑。



技术特征:

1.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两个齿轮(11)和电机(12)组成,所述电机(12)固定连接于床板(1)的下端,两个所述齿轮(11)分别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丝杆(7)的下端和电机(12)的输出端,且两个齿轮(11)之间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2),多个所述支撑板(2)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腿托(4),所述腿托(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带动槽(14)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6),两个所述丝杆螺母(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两个所述限位块(1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定板(15)的高度为50cm,且两个限定板(15)的宽度为1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侧卧位固定装置,属于儿童神经科技术领域,该侧卧位固定装置包括床板,床板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带动槽,两个带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定板,两个丝杆螺母,两个丝杆螺母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限定板的一端,在患者躺在床板的上端并进行侧卧时,而后便可以启动驱动机构,这时两个丝杆便可以进行转动,并带动两个丝杆螺母在两个带动槽内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限定板进行上升,而后将患者的两侧进行固定,从而将患者定位在两个限定板的相靠近端,进而防止患者侧卧时重新平躺,进而提高患者的侧卧自动性和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丹,孙佩,李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市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