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6146发布日期:2023-12-21 17:0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x射线机,具体为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1、x射线机是一种能够产生x射线的设备。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工业x射线机和医用x射线机,工业x射线机可以按照产生射线的强度分硬射线机和软射线机。医用x射线机按照使用目的可分为诊断x射线机和治疗x射线机两大类,工业软射线机主要用于理化检测的衍射分析仪等。而工业硬射线机主要应用于厚材料的检测等。医学上用于诊断的x射线机称为诊断x射线机,可以作透视、摄影检查。x射线透视主要依据的是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及荧光作。

2、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4472877u)一种方便移动的x射线机,通过设置了操作装置,使得x射线机在需要移动的情况下便于操作并进行移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通过设置了轮换机构,使得原本射线机在不便于移动的情况得到了有效解决,提高了x射线机的整体实用性,通过设置了移动装置,使得射线机需要移动时更加便捷,省时省力。

3、但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手部对转头施加外力从而令其保护块进行转动,随即保护块会带动万向轮进行支撑,而手部施加的外力需要能够支撑机体升高,对手部的力量有一定的需求,造成对机体移动比较费力,为此,提出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外壁滑动套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端滑动设有四组手柄条,且手柄条的顶端延伸至机体内,所述机体与手柄条接触位置处开设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壁顶端固定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手柄条的顶端转动设有滚球,所述机体的前后外壁偏下方转动有四组滚轮,所述限位框内侧与滚轮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的内壁位于滚轮的上方固定有刹车条。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框的左右内壁固定有延伸至机体内部的基片,所述机体与基片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壁与基片底端固定有弹簧。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条的底端固定有延伸至限位框内部燕尾块,所述限位框的顶端与燕尾块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燕尾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框的底端设有橡胶框,且橡胶框与限位框底端通过热熔胶固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后表面固定有检测臂,检测臂的外壁套接有延伸至机体上方的x射线框。

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通过滚轮可令其机体移动至目的地,实现移动省力的效果,而限位框降低令其刹车条与滚轮接触,起到刹车制动的效果,确保移动至目的后的机体稳定,同时限位框端与地面接触,增大阻止滚轮滚动的摩擦力,变相的提升该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包括机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0)的底端外壁滑动套接有限位框(110),所述限位框(110)的顶端滑动设有四组手柄条(160),且手柄条(160)的顶端延伸至机体(100)内,所述机体(100)与手柄条(160)接触位置处开设有隐藏槽(140),所述隐藏槽(140)的内壁顶端固定有梯形板(130),所述梯形板(130)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50),所述手柄条(160)的顶端转动设有滚球(161),所述机体(100)的前后外壁偏下方转动有四组滚轮(120),所述限位框(110)内侧与滚轮(120)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180),所述行程槽(180)的内壁位于滚轮(120)的上方固定有刹车条(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10)的左右内壁固定有延伸至机体(100)内部的基片(111),所述机体(100)与基片(11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弹簧槽(101),所述弹簧槽(101)内壁与基片(111)底端固定有弹簧(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条(160)的底端固定有延伸至限位框(110)内部燕尾块,所述限位框(110)的顶端与燕尾块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燕尾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10)的底端设有橡胶框,且橡胶框与限位框(110)底端通过热熔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0)的后表面固定有检测臂,检测臂的外壁套接有延伸至机体(100)上方的x射线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涉及X射线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外壁滑动套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端滑动设有四组手柄条,且手柄条的顶端延伸至机体内,所述机体与手柄条接触位置处开设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壁顶端固定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手柄条的顶端转动设有滚球,所述机体的前后外壁偏下方转动有四组滚轮。本技术通过滚轮可令其机体移动至目的地,实现移动省力的效果,而限位框降低令其刹车条与滚轮接触,起到刹车制动的效果,确保移动至目的后的机体稳定,同时限位框端与地面接触,增大阻止滚轮滚动的摩擦力,变相的提升该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涛,周红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海涛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