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轮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9257发布日期:2023-10-28 19: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轮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震机构,具体是一种前轮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1、电动轮椅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与传统的电动代步车、电瓶车,自行车等代步工具的根本性的区别,在于电动轮椅拥有智能化的操纵控制器。根据操纵方式的不同,有摇杆式控制器,也有用头部或吹吸系统等等各式开关控制的控制器,后者主要适用于上下肢残疾的重度残疾人士使用,电动轮椅的前端通过前轮进行导向,方便轮椅前进和改变方向。

2、但现有的电动轮椅前端的前轮多为直接安装连接,在路面较差基面上,行走产生较大震动,减震效果不佳,容易引起使用者不适使用效果不佳,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前轮减震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轮减震机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电动轮椅前端的前轮多为直接安装连接,在路面较差基面上,行走产生较大震动,减震效果不佳,容易引起使用者不适使用效果不佳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包括上板和活动板,所述上板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活动连接,上板和活动板活动连接,便于进行弹性张合,所述活动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便于电动轮椅前端支撑时便于滚动,所述上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通过连接柱进行装置连接,所述上板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u形设置,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两个垂直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在安装槽内,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挡环,挡环对限位杆进行上端限位,避免上板在限位杆上的脱离,所述限位杆上连接有弹簧,通过限位杆配合安装槽进行卡接安装,限位杆上的弹簧进行弹性支撑,装置底部的滚轮产生震动时,活动板围绕一端转动,限位杆在安装槽内移动,限位杆上的弹簧进行弹性支撑,便于弹性震动,所述上板和活动板上均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安装有u形的弹板,所述弹板的一端螺栓连接在活动板上,所述上板上开设的嵌入槽内贴合连接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贴合连接弹板上端,通过嵌入槽进行弹板的安装,弹板进一步加强支撑,弹板的一端固定,弹板的活动端与阻尼板进行阻尼连接,进而将震动的能量吸收,转换为摩擦热能,进行减震。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的上套接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为不锈钢材料制作,通过连接柱上的套筒进行连接处加强防护,避免连接柱的过度磨损。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板设置在上板和活动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弹板为不锈钢材料制作,通过在上板和活动板中部安装的弹板进行中部支撑,支撑受力稳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板的宽度大于弹板的宽度,所述阻尼板与嵌入槽相匹配,通过较宽的阻尼板与弹板的全面接触,更好的让弹板进行阻尼减震。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上端连接有阻尼环,所述上板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设u形槽,所述固定板的槽内卡接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嵌入连接有阻尼套,所述阻尼环嵌入安装在阻尼套内,所述阻尼套的设置高度与限位杆的垂直移动行程相匹配,通过固定板进行横板的横向卡接,横板两端进行柔性阻尼套的连接,在限位杆上移时,让阻尼环在阻尼套内摩擦,进行震动能量的进一步吸收,进行弹性减震,提高减震效果。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内u形槽长度大于安装槽的长度,所述横板在固定板内水平设置,通过固定板内较长的u形槽便于横板在内部横向移动,便于进行适应性移动,避免横板移动形成阻碍,横向水平设置的横板便于将两端的阻尼套进行水平安装。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环上开设多个环槽,多个所述环槽在阻尼环上等距设置,通过阻尼环上的多个环槽增加接触面积,增加阻力,进一步提升阻尼减震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板与活动板的一端进行活动连接,上板与活动板之间嵌入连接限位杆,限位杆上的弹簧进行弹性支撑,同时弹板对上板与活动板进一步弹性支撑,在装置产生震动时进行弹性减震,且在弹板的活动端贴合连接阻尼板,通过阻尼板与弹板阻尼摩擦,将弹性震动能量转换为摩擦热能,进行阻尼减震,减震效果好。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杆的上端连接有阻尼环,上板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横板的两端嵌入连接有阻尼套,阻尼环嵌入安装在阻尼套内,阻尼套的设置高度与限位杆的垂直移动行程相匹配,通过固定板进行横板的横向卡接,横板两端进行柔性阻尼套的连接,在限位杆上移时,让阻尼环在阻尼套内摩擦,进行震动能量的进一步吸收,进行弹性减震,提高减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包括上板(1)和活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的一端与活动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轮(3),所述上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上板(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为u形设置,所述活动板(2)的一端固定两个垂直的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贯穿在安装槽(7)内,所述限位杆(6)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挡环(9),所述限位杆(6)上连接有弹簧(8),所述上板(1)和活动板(2)上均开设有嵌入槽(10),所述嵌入槽(10)的内安装有u形的弹板(11),所述弹板(11)的一端螺栓连接在活动板(2)上,所述上板(1)上开设的嵌入槽(10)内贴合连接有阻尼板(12),所述阻尼板(12)贴合连接弹板(1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的上套接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为不锈钢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板(11)设置在上板(1)和活动板(2)的中心位置,所述弹板(11)为不锈钢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12)的宽度大于弹板(11)的宽度,所述阻尼板(12)与嵌入槽(10)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的上端连接有阻尼环(13),所述上板(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内开设u形槽,所述固定板(17)的槽内卡接安装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两端嵌入连接有阻尼套(16),所述阻尼环(13)嵌入安装在阻尼套(16)内,所述阻尼套(16)的设置高度与限位杆(6)的垂直移动行程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7)内u形槽长度大于安装槽(7)的长度,所述横板(15)在固定板(17)内水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环(13)上开设多个环槽(14),多个所述环槽(14)在阻尼环(13)上等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减震机构技术领域的一种前轮减震机构,包括上板和活动板,所述上板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上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上板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U形设置。本技术通过上板与活动板的一端进行活动连接,上板与活动板之间嵌入连接限位杆,限位杆上的弹簧进行弹性支撑,同时弹板对上板与活动板进一步弹性支撑,在装置产生震动时进行弹性减震,且在弹板的活动端贴合连接阻尼板,通过阻尼板与弹板阻尼摩擦,将弹性震动能量转换为摩擦热能,进行阻尼减震。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陈新,侯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芮医疗器械(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